初中语文抢分计划之文言文篇 作文

1个回答

  • 考查要点1.理解文中主要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题型1.以选择题的形式对生命力较强的词语的语义进行考查;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关于课文内容的简答题。-复习建议一定要准确把握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尤其是课下注解中的词语,自己进行归类、整理。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文言语句的翻译,最后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掌握的12篇文言文篇目全部属于课内篇目,所以对文言文的复习,我们将采用试题的形式,对同学们最应该掌握和考试中最容易考到的内容进行一次大搜索。同学们若能认真、独立地完成所有这些题目,相信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你早已成竹在胸。按照出版计划,本期为同学们安排下面4篇文章,剩下的8篇,我们将陆续在后面的两期报纸中为大家刊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加点的词。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③曾益其所不能④人恒过⑤而后喻⑥入则无法家拂士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曾益其所不能同()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同()3.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加以解释。①苦其心志()②劳其筋骨()③饿其体肤()④空乏其身()⑤行拂乱其所为()⑥动心忍性()4.翻译下列句子。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5.阅读全文,回答问题。①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必须要经过许多磨练。其目的用孟子的话说就是。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作者在第一段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③本文是怎样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的?答:④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