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南沙区一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③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④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1)根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故答案为:B>C>A;

    (2)在t1℃时,A的溶解度是30g,即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a3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g;所以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5g;故答案为:65g;

    (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所以要从A、B、C的混合溶液中提取出C物质,可采取升高温度,然后过滤,洗涤;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4)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故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升高温度,AB无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与t1℃时相同,而C有溶质析出,观察溶解度曲线,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故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B>C>A;故答案为:B>C>A.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根据相关知识细心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