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一定温度时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一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可以判断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的质量可以判断降温时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

    (5)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一定温度时,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多少;

    (6)提纯物质的方法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等.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故填:40.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故填:乙甲丙.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加入丙物质或升高温度.

    故填:加入丙物质或升高温度.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所得溶液中,因为甲和乙在10℃时的溶解度都大于50℃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故填:甲;丙.

    (5)50℃,在50g水中加入25g乙晶体,充分溶解后,溶解的乙的质量是20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g/20g+50g]×100%=28.6%.

    故填:28.6%.

    (6)因为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乙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所以要从甲、乙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甲,最好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故填:降温结晶.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考点点评: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