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课文全部是s版的

2个回答

  • 《落花生》也是借物喻人,问花生将果实埋在地下这个特点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要讲求实在,而不可只讲体面.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