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为什么字子厚?欧阳修为什么字永叔?闵损为什么字子骞?冉求为什么字子有?颜回为什么字子渊?言偃为什么字子游?求名字和

1个回答

  • 字由名衍生而来,所以字与名往往有一定的联系.概括而言,名和字的关系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一是同义互训.这是说名与字的意义相同,或者可以互相训释.例如孔子的学生宰予字「子我」,班固字「孟坚」,诸葛亮字「孔明」.其中的「予」与「我」、「固」与「坚」、「亮」与「明」,都是同义的.

    又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二是反义相对.例如孔子的另一个学生端木赐字「子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字「退之」,宋代着名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赐」与「贡」、「愈」与「退」、「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意义相反的.

    三是相关联想.例如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求字「子有」,就是取自「求而有」的意思;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取自「乐天」才能「居易」的意思,大家以后千万别要把白居易的「易」读成交「易」的「易」了.苏轼字「子瞻」,则取凭轼(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来做扶手的横木)瞻望的意思.

    四是原名变化.例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秦桧字「会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