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是两组同学在物体作直线运动过程中测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建立坐标系的物理量,采用描点法画图;

    (2)为了说明两个物理量是否成正比,我们应该作出两个物理量的图象,看是否为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结合数学知识可正确解答.

    (1)往往采用描点法进行作图,作图法.

    (2)处理数据的过程: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分别画出A→B的s-t图甲和C→D的s-t图乙

    从甲图中可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从A到B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从图线的斜率可求得v=[△s/△t]=0.45m/s,

    因此有:s=0.45t;

    从乙图中无法直接判断s、t之间的关系,但是该图线接近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为了验证这个猜想,通过转换变量来进行,即作s-t2,为此求得表格如下:

    C→D 时间t(s) 0.89 1.24 1.52 1.76 1.97

    新变量t2(s2) 0.79 1.54 2.31 3.10 3.88

    位移s(m) 0.25 0.50 0.75 1.00 1.25依据上表中的t2、s数据可作图如丙.从图象中看出t2、s呈线性变化关系,由图中斜率求得,即a=

    2△s

    (△t)2=0.65m/s2

    故:s=0.325t2

    (3)通过上述处理,你认为物体

    从A→B的过程中s随t变化的规律是: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s=0.45t

    从C→D的过程中s随t变化的规律是: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s=0.325t2

    故答案为:(1)作图法;(2)见解答;(3)s=0.45t,s=0.325t2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考点点评: 描点法画图时应该拟合成一条圆滑的曲线或直线,不可画成折线,用数学图象处理物理量间的关系是常见的方法,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