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黄浦区一模)下列血浆脂蛋白中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最强的是(  )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乳糜微粒CM:CM来源于食物脂肪,颗粒最大,含外源性甘油三酯近90%,因而其密度最低.正常人空腹12小时后采血,血浆中无CM.由于CM颗粒大,不能进入动脉壁内,一般不致动脉粥样硬化,但易诱发胰腺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餐后高血脂症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这类脂蛋白中甘油三酯含量仍然很丰富,占一半以上.VLDL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一直没有定论.以往认为正常的VLDL不具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为它们携带相对少量的胆固醇,另外VLDL颗粒相对大,不易透过动脉内膜.

    3、低密度脂蛋白LDL:这是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其胆固醇的含量在一半以上.LDL是所有血浆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胆固醇来自血液循环中的LDL.LDL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其本身的一些特点有关,即LDL相对较小,能很快穿过动脉内膜层.因小颗粒LDL易被氧化,所以比大颗粒LDL更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最小,其结构特点是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群中的HDL胆固醇水平<0.907mmol/L,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为HDL-C>1.68mmol/L者的8倍.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由于它能将周围组织包括动脉壁内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有关.HDL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A、乳糜微粒易诱发胰腺炎和冠心病;A错误.

    B、极低密度脂蛋白易透过动脉内膜,不具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B错误.

    C、低密度脂蛋白能很快穿过动脉内膜层,易被氧化,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C正确.

    D、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脂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