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玻璃板有两个表面,两个表面都对光线有反射作用,都会成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解答此题.

    (3)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要使像更亮,要增大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

    (4)根据四个模型的结构和研究目的“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可做出选择.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以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会汇聚成像,玻璃板越厚,两个像距离越远,两个像越清晰.

    (2)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时,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如图如果将玻璃板向右移动,发现镜中的像不动.

    (3)周围环境太亮棋子成像不清晰,可以增大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像会更亮,用手电筒或其它光源将棋子照亮.

    (4)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C、A、T、V,从模型上看,只有C左右不同,而A、T、V,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T、V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C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1)透光;玻璃板存在一定的厚度;(2)A;不变;不动;(3)棋子A;(4)A.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改进.这是试题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