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溶于水的化合物溶于水时是以离子的形式溶于水的?

3个回答

  • 首先,不是可溶于水的化合物溶于水时都是以离子的形式溶于水的,例如:酒精、蔗糖等等,因为它们是非电解质;

    一些化合物(电解质)溶于水时是以离子的形式溶于水的原因:

    化合物(电解质)溶于水时通常包含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物理过程就是溶解,化学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除了旧键的断裂还要有新键的生成,所以电离不是化学变化.而化学过程指的是在溶剂分子(如水分子)作用下,电解质中原有的一部分化学键断裂.有的电离过程断裂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如氯化钠等大多数盐类的电离,氢氧化钠等大多数碱的电离.也有的电离过程断裂的是共价键,如硫酸的电离,氯化氢的电离等等.

    电离有完全电离和不完全电离之分.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如硫酸、氯化钠、氢氧化钠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完全电离状态,如氯化汞的电离,硫化氢的电离等.

    应当注意,电离与电解是有区别的.电离过程根本不需要通电(会电离的物质,只要溶解在特定溶剂里就会电离),而电解则需要外部通以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