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读书笔记.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吗?那又怎么写读书笔记呢?

2个回答

  • 我是教语文的,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恰当.

    写读书笔记确实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

    要想文章写得好,有三点最重要.第一,多观察生活;第二,多看书;第三,多练笔.

    至于怎么写读书笔记,网上介绍的方法很多.可以自己搜索看下.关键是选好书,学习别人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有自己的感悟.

    一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想健康成长,离不开优秀书籍的引导.可是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许多同学常常感到困惑.为此,我想简单谈一下.

    一、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书籍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所以必须有选择,要挑选那些有价值、有益的书籍来读,至于那些平庸无奇的书,低级趣味的书,根本不值得一读.

    选好书后,就涉及怎样读书了,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有些书博大精深,需要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有些书思想非常浅薄,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了.在这里,我介绍一下阅读名著的方法:(1)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2)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二者结合,收获更多.(3)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与资料,以加深理解,扩大视野.

    二、怎样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应用文的一种.是指我们在阅读各类书籍报刊时把读到的某书、某文的精华部分和段落、重要情节、精辟见解,观点材料,警句词语等进行勾画,摘录要点,或拟提纲,或写出自己的收获体会、感想、质疑等.

    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呢?

    1、评点标画式读书笔记(本法适合自己的书)

    标画,就是在书上做记号,利用各种符号来标示,以表明重点之所在.评点,是对所阅读的内容加以评点,也就是评注.

    2、摘抄式读书笔记.

    摘抄:摘,就是摘要,即摘出书中的要点,也可以用极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内容,理出文章的脉络.抄,就是抄录,自己喜欢的那些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包括警句、格言、成语、典故等都可以抄录下来.

    3、缩写式读书笔记.

    就是概括式缩写所读之书的内容重点或总结中心思想等.概括内容要准确,可以插入自己的看法.常见有提要式、提纲式、压缩式等几种.

    除此之外,还有感想式读书笔记,心得式读书笔记,综合式读书笔记等类型.总之,做笔记时要认真思考,不要一味地抄写,否则,既花费时间,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要像蜜蜂采蜜一样,采到花粉后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整理、才能酿成甜美的蜜.

    写读书笔记时,还要注意(1)持之以恒,养成习惯.(2)格式明确,符号统一.记载的内容要有条有理,不能不分主次,密密麻麻的写成一大片,要格式清楚、明确.一般来说,重要的论点、论据、事实、数字、公式等应各占一行,关键词和非关键词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色笔;相同的问题应尽量分段;不同的问题之间要空若干行等.(3)先要理解内容,再写读书笔记.(4)要求简明.(5)要分类,将相同的集中在一处,把不同的区分开来.(6)注明时间和出处,便于日后查找,核对.(7)写笔记要便于自己阅读.(8)经常复习笔记.这样可以不断理解,消化所读到的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三、怎样写读书心得(读后感)

    读书之后,因有感触,受到启发而写下的心得体会叫读书心得,也叫读后感,如何写读后感呢?

    第一,认真理解原文,把握要领.只有透彻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才能由此领悟出道理,引出自己的见解."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

    第二,抓住重点,谈自己最深刻的感受.读了原文后,得到的感受是多方面的.这就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确有自己见解的感受来写.这样才不至于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者泛泛而论,空洞无物.

    第三,联系实际,努力开掘.写自己的感受,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就是结合自己生活经历中有体会的有代表意义的东西谈,或者把一些有内在联系的人和事作比较对照.这样才能使发表的感想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不要把联系实际理解为自我检讨,或者在文章末尾加一段表态的话.

    有人把读后感的写法归纳为四个字:

    引:或引原文的观点,或引原文的内容.

    议:以所引原文体现出的观点为基点生发开去发表议论.

    联:在所给原文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或相反的现象,联系有关的种种问题.

    结:从说明原文给人们什么启示的角度提出看法,总结全文.

    除"结"之外,其余部分的次序是不固定的,可以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