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个回答

  • 野望

    作者:王绩 年代: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据说,这首诗的主旨正好能反映隐士们的高节,有古人评价为证:“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这首诗似乎是选入了初中语文课本的,在今天也不难理解.“徙倚”是徘徊的意思,“薇”是野豌豆苗.而最后一句“长歌怀采薇”,可能隐藏着两个典故.其一是诗经里有《采薇》篇,其二是古代有两个著名隐士伯夷、叔齐,他们坚持不食周粟而上山采薇.

    因此诗的最后两句就可以这样理解了:“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了.”王绩估计最后也没有上山,所以只能讲追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