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长春一模)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已知: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G为浅绿色溶液说明含有亚铁离子;D为黄色溶液,说明含有铁离子,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所以D是氯化铁;A是金属,A和C反应生成氯化铁,所以A是铁,C是氯气;氯化铁能转化为红褐色固体,所以B是氢氧化铁;F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和亚铁盐,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说明该氧化物具有还原性,所以该氧化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硫酸,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所以F是硫酸,则G是硫酸亚铁.

    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G为浅绿色溶液说明含有亚铁离子;D为黄色溶液,说明含有铁离子,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所以D是氯化铁;A是金属,A和C反应生成氯化铁,所以A是铁,C是氯气;氯化铁能转化为红褐色固体,所以B是氢氧化铁;F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和亚铁盐,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说明该氧化物具有还原性,所以该氧化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硫酸,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所以F是硫酸,则G是硫酸亚铁.

    (1)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置换反应,反应②中氢气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属于置换反应,⑤中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②⑤;

    (2)G生成B的过程是FeSO4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中所出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铁盐有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反应⑤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所以反应③铁离子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 H2O=2Fe2++SO42-+4H+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Fe+2H+=Fe2++H2↑,2Fe3++SO2+2 H2O=2Fe2++SO42-+4H+

    (3)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氢离子,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溶液呈酸性,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3H+

    (4)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为:MnO2+4 HCl(浓)

    .

    Mn 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 HCl(浓)

    .

    MnCl2+Cl2↑+2H2O;

    (5)氯气有强氧化性,碘离子有还原性,所以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蓝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

    继续通入氯气,氯气能氧化碘单质生成碘酸,导致溶液褪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褪色,反应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用化学用语解释

    蓝 Cl2+2I-=I2+2Cl-

    5Cl2+I2+6H2O=2HIO3+10HCl

    点评:

    本题考点: 无机物的推断.

    考点点评: 本题以物质推断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以“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为题眼来正确推断物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铁离子能把二氧化硫氧化呈硫酸不是三氧化硫,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