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白磷与氧气接触,并且达到了着火点,符合燃烧的条件;E中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H2O2

    MnO2

    .

    2H2O+O2↑;催化作用;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白磷与氧气接触,并且达到了着火点,符合燃烧的条件;故答案为:白磷与氧气接触,并且达到了着火点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E中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答案为:红;H2O+CO2=H2CO3

    (5)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点评:

    本题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考点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性质的验证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