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例如 老师像妈妈一样,对我可好了.是不是比喻句?怎么样判断的?

1个回答

  • 如何判断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一篇课外美文——峻青的《沧海日出》.欣赏完后,我请孩子们判断“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直又红的海上大路.”这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或许是句子太长,前面提到了“太阳”后面又提到了“太阳”,给孩子造成了误导,结果大多数孩子“拔笔四顾心茫然”.看来,虽然四上了,但一些比喻句和类似句式的区别还是一个难点.

    这个班是我自己一手带的,对于比喻句,一年级新接触的时候,我就开始慢慢渗透,孩子们也很清楚比喻句就是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辞格,我们平时也称为打比方.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喻词”.如“老师像春蚕”.本体是老师,喻体是春蚕,喻词是像.但这是很简单的比喻句,比较容易判断,像上面这样的长句子就比较难了,我们该怎么去判断呢?

    缩句法.先要将长句缩成短句.“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直又红的海上大路.”可缩成:“金光仿佛是大路”,它的本体、喻体、喻词就很明显了,本体是金光,喻体是大路,喻词是仿佛.显然,这符合比喻句的特征.

    有些句子,我们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判断.

    换词法.用“是”作喻词的比喻句,与有此含有“是”的句子容易混淆,我们可以用换喻词的方法加以区别.如果句意变化了,就不是比喻句.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把“是”换成“像”,“儿童像祖国的花朵”,句意没变,是比喻句;“他是老师.”换成“他像老师.”句意变了,就不是比喻句.

    去词法.比喻句中的喻词“好像”是不能去掉的,不是比喻句的“好像”可以去掉.如:“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好像一眨一眨的眼睛.”去掉“好像”就不通,是比喻句.“我好像去过那儿.”去掉“好像”句子仍然能读通,所以不是比喻句.

    加词法.有此比喻句不用喻词,我们可以加上喻词来辨析它.比喻就明显了.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加上“好像”后就变成“弯弯的月儿好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比喻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判断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时能采用上面的方法,想清楚后再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