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题

1个回答

  • 一.填空题

    1.冬天,衣柜里樟脑丸变小消失,这是 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结成针状的霜,这是 现象.

    2.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成水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3.水是生命之源,请你根据自己生活实际,写出两种节水型用具 、 .

    二.选择题

    4.夏天,用棉被盖住冰块,冰就不熔化,这是因为……………………………( )

    A.冰块的冷空气不容易传到外边去

    B.棉被外的温度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C.棉被外的热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混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6.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

    7.请你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小明在水池旁边玩水,弄湿了衣服,于是就跑到阳光里晒,由此他想到了这样的问题:液体蒸发的快慢是否与温度有关?

    小明回忆了日常的一些实例:农民将粮食晒在阳光直照的地方粮食容易干;水洒在炉面上时很快变干;有水的铁锅在炉火上很快变干……

    (1)小明选出的结论是:

    (2)找出上述结论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应用实例:

    ;

    .

    (3)小明同学在学习中的思维程序是怎样的?

    .

    一.填空题

    1.物质由 变为 的现象叫做汽化,这个过程需要 热量.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

    2.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填“减慢”或“加快”)

    二.选择题

    3.夏天,小刚同学买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将乘余部分保存起来,下列措施中

    不能防止水份蒸发的是……………………………………………………………… ( )

    A.将西瓜放入冰箱中 B.把西瓜放入高压锅内封存

    C.用保鲜膜将西瓜包好 D.将西瓜切成小块后存放

    4.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皮肤上进行消毒时,他感觉到皮肤有点凉,这是因为………………………………………………………………( )

    A.酒精温度较低 B.皮肤对酒精过敏

    C.酒精蒸发,有制冷作用 D.皮肤吸收了酒精

    5.小李把同样水饺放水中煮和放在油中炸,经过一段时间取出水饺,发现在油炸的水饺发黄变焦了,而在水中煮的水饺没有发黄变焦,这说明…………( )

    A.水是无色的,油是黄的 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D.油没有沸点,水有沸点

    三.实验探究题

    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第5实验小组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

    (1)从记录数据看出,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时的数据;

    (2)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

    (3)在水沸腾过程中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一、填空题

    1.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例如:温度计是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的.请你也举出一个例子: .

    2.下面两幅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 .

    3.通过观察图4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液体的 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4.图4是家庭用的寒暑表.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

    5.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 热.

    二、选择题

    6.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7.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9.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10. 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11.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12.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清晨,草叶上露珠品莹 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13.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

    14.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

    三、问答题

    15.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22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淡水.则:⑴ 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___,形成水蒸气;⑵ 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⑶ 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___________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21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个成人每天必须摄入2500ml以上的水;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一公顷蔬菜约需水375—525t,一公顷小麦约需水600—750t,一公顷棉花约需水525—750t.

    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

    农业灌溉设备、技术落后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使大量水资源浪费.

    2000年,我国北方发生在不少地方的缺水现象,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因缺水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农作物严重减产,工厂停产,大街上排起买水的长龙.

    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为此,我国于1989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从立法角度确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等法律.

    (1)读完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 .

    (2)你家所在地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 ②

    (3)“从我做起”,请提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①

    ② ③ .

    17.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