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4~15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读图可知,甲所在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是西经(W),范围是20°W-23°W,所在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S),范围是20°S-23°S;乙所在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E),范围是40°E-43°E;所在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范围是40°N-43°N.

    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范围可判断,甲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在23.5°N-23.5°S之间属于热带,故A不正确;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故B不正确;

    乙位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在23.5°N-66.5°N属于北温带,故C正确;

    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