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顺义区一模)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水的作用.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回答;

    (2)依据电解水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接通直流电源后,带负电的OH-和Cl-移向阳极,在阳极,Cl-比OH-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氯原子两两结合成氯分子放出;碱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蓝;

    (3)①根据40℃时NH4Cl和NaCl的溶解度并结合图2分析解答;

    ②使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通常可以采取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的方法;根据所选方法分析选项是否正确.

    (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水和蛋白质、油脂、维生素以及糖、无机盐;

    故答案为:糖、无机盐;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是2H20

    通电

    .

    2H2↑+O2↑;电解食盐水在正极生成氯气Cl2;根据题意: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紫色石蕊变成蓝色;

    故答案为:

    2H20

    通电

    .

    2H2↑+O2↑;Cl2;紫色石蕊变成蓝色;

    (3)①40℃时NH4Cl的溶解度是45.8g,NaCl的溶解度是36.6g;所以向两个分别盛有45g NH4Cl和Na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氯化铵将充分溶解且依然不饱和,氯化钠则有剩余;结合图2乙烧杯中无固体剩余,是氯化铵;

    故答案为:NH4Cl;

    ②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甲是氯化钠;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所以要使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不能用升温的方法,故溶剂质量增加,故错误;

    B、升高温度不能形成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加入水,溶质的质量 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故正确;

    C、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加入水,溶质溶解,则溶质、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一定增加,故正确;

    D、要使溶液中的溶质继续溶解,可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点: 电解水实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跨度较大,了解电解水、六大营养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是解答的基础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