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作文段落(9篇)
  • 1200字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话赶话地调侃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了,而且也不是事实。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不吭一声地回到家里,就忙起来了。他的“车间”紧挨着他的书房,当中一张大木台子上摆放着榔头、钳子、钢锯、锉刀等工具,墙上挂着干活儿时
  • 1200字
    【篇一】近期,我读完了俄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复活》。“复活”,故明思意指死去的人再一次或得生命,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其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读过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才渐有所悟: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仍活在
  • 1200字 初三 记叙文
    战胜痛苦和磨难,才有生的希望。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独自一人承担教育两兄弟的责任。贝多芬离开了故乡,前往维也纳。不久,痛苦敲响了他的生命之门
  • 1200字 初二 应用文
    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题记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全书一共记叙了三个人——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刻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交集,但他们却有一个同样的目标,那就是用自己的一生不屈不挠地抗
  • 1200字 初三
    初一刚开始接触鲁迅的文章时,我对爸爸说:“鲁迅的文章好深奥呀!老师不讲我都看不懂,他怎么那么厉害啊!”爸爸用着有些沉重的口气说:“其实像鲁迅在写文章的时候,他自己也是十分痛苦的。”当时我听了,我不懂。“文人的痛苦。”爸爸说。初二学《藤野先生》时,我读了又读,总觉得字里行间中在透出些什么内容,但我却读
  • 12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踱步在金黄的的沙滩上,蓦然回首,沙滩上已留下我凌乱的脚印,如一幅幅乱画。而每一幅画中,都有它不为人知的故事。——题记时光流逝,四季更替,在岁月的小路上踽踽独行。微风细拂,有淡淡的香薰来袭;清香摇曳,有微光重叠的剪影将眸光湿润。幻想,时光若能停歇此时,我愿俯身于这片刻的宁静
  • 1200字 初三 读后感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
  • 1200字
    生活总是要直面绝境的挑衅。活着就得和人生角斗,成功的意义就在于绝境向希望的逆转。身处绝境,能够拯救自己的恰恰就只是自己。曾经有过一个令人无限钦佩的美国登山爱好者,他在独自攀登勃朗峰时右手被落石压住,面对绝境,他毅然将右手砍去下山寻求救援。陷入绝境时,等待兴许是不高明的选择,往往在被绝境消磨殆尽残存的
  • 1200字 初二 读后感
    古今之成大事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性格。——题记轻轻翻开《名人传》,三位不同性格、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国籍,却在各自的领域中有着巨大成就的人,是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对于伟人,我们更多的是怀着崇敬和羡慕的,但我们却没有想过伟大成功背后的辛酸付出与努力。作者罗曼·罗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