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
    导语:以德报怨应该是感动人的一种方式了吧。这也是良心的一种表现。2007年11月,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陆克文对外发表公开声明,向澳大利亚土著人过去遭受的不公待遇表示诚挚的道歉,并将接受他们合理的索赔要求。声明一经发表,在一片哗然中,人们的思绪不禁又飘飞到一百多年前。19世纪60年代开始,生活在偏远的内陆
  • 1200字 高三 写人
    那天去附属医院看望生病的同学,因为楼层太高,所以乘坐了那种升降式电梯。速度是挺快,一升一降眨眼就到了。说出来还真是丢脸,坐那电梯,几个大学生还在里面大呼小叫,像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无知。不过那种滋味实在是特别难受,失重与超重的感觉,让我出了电梯,头还晕了很久。再次上楼的时候,尽管是令人生畏的七楼,我
  • 1200字 初三 议论文
    科学到底是好是坏?我一开始对于这个问题,觉得毋庸置疑,科学当然是好的,它根本就没有坏处。但是,当我读完《弗兰肯斯坦》这个悲伤而恐怖的故事后,我觉得我的观点错了。故事的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是个科学家。他儿时目睹了闪电的巨大威力,决定用闪电造一个人。他造的人比其他人都要高大强壮。然而,弗兰肯斯坦最终
  • 1200字 初二 写人
    说不清,光阴何时从指缝间溜走。昔日早已不复返,往事奈何成追忆。一阵清风徐徐吹过,不经意间,拂起尘封多年心事的涟漪。站在高高的决堤上,流水在脚下滚滚而过,淹没的却是那些青春的过往。幸福、无忧无虑的童年,好像已经离我们太远。任风轻云淡,花开花谢,至少我们曾感受过这般美好。花开的声音当年我依偎在父亲身边,
  • 1200字 五年级 散文
    你说,当思念的线扯不开那旧梦年华,单薄孤寂却无人察觉,你说,当寂寥的念挂上愁躇满怀,哭泣悲伤却无人诉说,你说,当回忆的殇缠上旧念的忧,断不了的过往云烟却昔日如昨,年华韶许,负梦几何,理不完的愁绪,拾不起的想念,回不去的时光。——题记年华韶许,谁的相思沾了离人的愁,谁的愁殇染了忧郁的眼?谁的眉眼湿了过
  • 1200字 观后感
    《一带一路》纪录片记录了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与“一带一路”的故事,以小故事阐述大战略,用事实和事例印证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的宏大主题。在开篇报道《远方的包裹》中,从泰国曼谷的乳胶枕头,到青岛的集装箱码头;从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到横贯亚欧大陆的义新欧班列,“一带一路”的
  • 1200字 初三 散文
    提到扬州,外地人最熟悉的莫过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和“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了。读过李白这两句诗的读者都知道烟花三月的扬州风景如画,而听说过“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传说的朋友大都认可了古时扬州的富饶,然而真正能了解扬州的人恐怕还实在很少很少。即使是扬州的市民,对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
  • 12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在喧闹的街头,我们经常看到,两辆汽车相互碰撞时,或许从车内出来的司机一下车就破口大骂对方:“你是怎么搞的,会不会开车!有没有长眼睛!”他不会去想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对他来说,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先发制人、破口大骂;当然也有些司机一下车就先检查自己的车子有什么损伤,然后心里盘算着大概又要花多少修理费,这个月
  • 1200字 高一 散文
    回到乌镇的那一天天气很冷,又开始一个雨季的纠葛,绵绵延延淅淅沥沥。看着灰色瓦沿上渐湿的流光,我突然想到了,这个儿时久居的江南小镇在漫长的时光中已经斑斑驳驳,一瞬间,我产生了细细的将她重新在心里描摹一遍的想法。看看脑海中零零碎碎的记忆与而今的乌镇有多少已经渐远难寻。从车站走到东栅,我路过茶馆,最终驻足
  • 1200字 初三 叙事
    母亲已是四十出头的女人了,但我突然发现她却仍保持着二十岁小女生的多愁善感。后来她让我明白,这是由一种发于内心的力量所驱使的,这种力量——叫思念。二十多年前,她步入了大学的大门,结识了新的同学。年轻的她一路谈不上轻松,却毫无迷茫和伤感,或许是因为对于大学,轻松和新鲜感胜过一切,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讲着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