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作文段落(10篇)
  • 800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语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末汉初,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年轻时,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
  • 800字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
  • 800字
    韩信登坛拜将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去南郑赴任的时候,有3万人前来投靠,韩信是其中之一。起初韩信默默无闻,直到犯罪将要被杀,这才垂死一呼,惊动了刘邦的死党滕公。滕公一看韩信长得不错,就下令释放了他。跟韩信一聊,很高兴,便把韩信推荐给刘邦,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坐法当
  • 800字 高一 议论文
    想在白天闻到夜来香,需要你多一份留意。——题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儿,我们极力的去寻找,却总是找不到。即使它们离我们很近、很近……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从一个喜欢蹭吃蹭喝的小混混儿成为一个赫赫有名的帝王,靠的是什么呢?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人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为何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呢?这就是“
  • 800字 初三
    韩信(?——前196),秦汉之际名将。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二世二年(前208)投奔项梁,参加反秦斗争。项梁阵亡后归属项羽,任郎中,曾多次献策,都未被采纳。刘邦受封为汉王后,韩信即由楚归汉。初任连敖,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仍未得到重用;一度亡去,丞相萧何亲自追还,并极
  • 800字 高三 写人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既不是统一了六国的伟大的秦始皇,也不是绝顶聪明的诸葛亮,也不是号称诗仙的李白,也不是博学多才的孔子。13岁的我喜欢仰望夜空,抬起头,就这样呆呆的望着。时光轮回经久不息,我相信历史并没有消逝,它们化作了天边的星星,在漆黑的夜幕上闪烁,古人把生命蕴藏进了流星。若干年后,要是有一颗流星划
  • 800字 高一 散文
    翻开厚重的中国古代史:金戈铁马,烽烟战火,一个个坚强勇猛的身躯在风口浪尖上或倒下或屹立,死了的是壮士,是鬼雄;活着的是霸王,是俊杰。几经干戈,几度战火,几多风流人物悲壮地奏响了中国历史演义的宏大乐章。历史不曾忘记,那或悲壮或惨痛或慷慨的一幕幕;我们不曾忘记,那或刚毅或沮丧或雄姿英发或丢盔弃甲的一张张
  •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锋芒毕露的天才,自古以来并不少见,他们都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可谓是百里挑一,千载难逢,万众瞩目,但(后来)为什么他们都被有意无意地“扼杀”了?这个中道理值得探讨。韩信是刘邦与项羽争霸时的一代名将,为刘邦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为了笼络韩信,刘邦曾答应他“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得此承诺,韩信开始
  • 800字 初二 散文
    生活中,总有一种真情能触动我们内心最脆弱的一面。总有一种感动能让我们泪流满面,心潮澎湃。总有一种人格能驱使我们不断的寻求自我完善。这就是一中充分信任。信任是指相信敢于托付。七旬老人敢于把馒头摊放在路边无人售卖是对买馒头或路过的人一种完全信任。我们生活的社会中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从古至今,信任是人与人
  • 800字 高二 读后感
    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主要描写是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那些革命志士被关押在这座人间魔窟所遭受的一切。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刚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