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作文段落(10篇)
  • 1000字 小学
    佩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一个标志性习俗。茱萸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有多个种类,与重阳节有关的茱萸主要指的是吴茱萸,古名越椒。吴茱萸的特点一是花房艳丽,给人以很强的视觉上的美感;二是香味浓烈,是很好的提神植物;三是吴茱萸的药用价值,中国传统医药认为它有治寒驱毒的功效。吴茱萸原名萸,因为原产在先秦吴国,所
  • 1000字 初一 叙事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
  • 1000字 五年级 叙事
    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古代,民
  • 1000字 五年级 散文
    摘要: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
  • 1000字 六年级 叙事
    星期五,我们学校全体师生来到美丽的茱萸湾公园春游。一进茱萸湾就看见高高的大树格外挺拔,它们在春风中轻轻拍手,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地上的小草也探出了小脑袋,向外面张望着,小花个个争奇斗艳,它们把草地装点得十分美丽。进院不久,我们就来到了水禽湖。水禽湖中央有一座猴岛。猴岛上真热闹呀!那些小猴子们,有的
  • 1000字 初二 写景
    云台山,堪比桂林之山水——题记前不久,我去云台山玩了两天,听说那里有猕猴谷、茱萸峰、洗砚池、点将台……好多好多好玩的地方数都数不完。第一天上午我们到了小寨沟,那里有山有水,而且水还很清呢,清得见底。我们尾随着导游来到了唐公石脚下,唐公石是一个七品芝麻官坐椅子上。然后,我们来到了寿桃石,在这个石头上刻
  • 10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中华佳节伴我成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当我读到王维的这首诗时,不经让我想起在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的一个关于重阳节的一个传说: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
  • 1000字 叙事
    重阳节敬老作文600字:重阳节,爱老敬老重阳节敬老作文600字:重阳节,爱老敬老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 1000字 初三
    曾经再也回不去了,那就将自己的心毫无保留地收藏进记忆——题记闷热的空气涌上心头,连知了都不愿鸣叫,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刺眼的阳光丝丝缕缕地洒上我的脸颊。踏上了中原的土壤,陌生无助的感觉油然而生。今日的美好,明日的缅怀。流光把回忆悄悄带走,去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回忆很美好,却已成回不去的曾经。人文初祖
  • 1000字 初三 散文
    钰仁走在学院的青石小路上,手上抱着一坛酒,走向那阔别已久的学堂。钰仁放眼四周,一坛坛香醇的美酒摆放在亭台楼阁旁,仿佛在迎接她这多年不见的老友;青石小路旁,那些他们当年亲手种下的桃花早已长大、开花,可以闻到那清新的桃花香;穿过酒坊,一阵风吹过,那一股股酒香交杂着桃花香扑面而来。那是一股勾起钰仁思念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