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作文段落(10篇)
  • 900字 初三 读后感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
  • 900字 初二 应用文
    绝版《李鸿章》的作者张社生先生说过:李鸿章就是晚清四十年的缩影,读李鸿章就是在读一个国家的落寞与悲凉。的确它属于晚清,青年豪迈,官场沧桑。晚年引得千古骂名,成了千古罪人,今天我撩开尘封的记忆来重读这位历史人物。李鸿章的家在今安徽省合肥,当年的他在曾国藩门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学徒,因曾国藩在创立湘军时出
  • 900字 初二 读后感
    绝版李鸿章的作者张社生先生说过:李鸿章就是晚清四十年的缩影,读李鸿章就是在读一个国家的落寞与悲凉。的确它属于晚清,青年豪迈,官场沧桑。晚年引得千古骂名,成了千古罪人,今天我撩开尘封的记忆来重读这位历史人物。李鸿章的家在今安徽省合肥,当年的他在曾国藩门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学徒,因曾国藩在创立湘军时出谋划
  • 1000字 初一 状物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大清,这的的确确是个不同寻常的王朝。后期的大清,充斥着黑暗、腐败、昏庸与懦弱:这虽然仅仅是一面,但足以颠覆大局。一切都迫使清朝一点点沦落、覆灭。他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也许,是风尘仆仆的清王朝逼他染上了污垢一身,逼就了他的坎坷一生。李鸿章(1
  • 5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在签定之时,李鸿章曾作为谈判大使出席到日本,与日本首相进行最后的谈判,在谈判中李鸿章所表现出的镇定以及机智是无人能及的.当他接到时,他同样震呆了,愤怒了,他向日本首相疾言厉色的说道:“日本帝国是不是太狂妄了,我们不签了,中国虽然弱,但是中国人多,而且众志成城,一定会胜利的,就算我们失败了我们也要用我
  • 750字 初一 议论文
    人们总说,万物是平衡的。春夏秋冬,是四季的平衡;雨晴雪霜,是天气的平衡;日月轮回,是时间的平衡。大自然要平衡,而我们人类也要平衡。首先心态上要平衡。清朝时,以军功而升高官的李鸿章看不起这些宫廷里的太监,而且有时对大太监李莲英不敬,有意无意的得罪了他。李莲英受慈禧的宠爱,权倾朝野,人人望而生畏,人称“
  • 550字 初二 议论文
    语言,素质,教育一个人的语言与这个人的素质与教育是相挂钩的。如果一个人说话文质彬彬,那就可以说这个人素质很高,受的教育也很高。而相反:一个人脏话连篇,那么可想而知,这个人的素质很差,收的教育也是十分低的。 卢梭曾说过:在所有一切有益与人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视野,而这项事业往往体现在人的语
  • 1000字 初三 读后感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人。可能写传记的人都力求以最最公允的眼光去评价所要论述之人,总想处于平衡,却又因为自己的价值情感而稍有倾向。我认为,这就是传记之美。梁启超在这本传记第一句就写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大概就是不愿毁誉失衡。文中在众人贬李之时对其维护,在人赞李之处加以指责,不是梁先
  • 800字 初二 议论文
    初中的时候,我不喜欢学历史,就像听天书一样,每节课都昏昏欲睡。我一直不明我们学历史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知道那些我们还没出生就发生的事情呢?时间,地点,时间,过程,领导人,结果和影响,评价——这就是历史。我不知道历史在发生的时候是偶然的还是被人安排好的,但是我知道我们学习它的时候,是被安排
  •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在民族危难之际,是谁挺身而出?在列强瓜分中国之时,又是谁挺身而出?是他,他的名字全中国人名都不会忘记,他的名字叫孙中山。孙中山出生在广东中山,是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其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之后转化成为后世常用的“孙中山”惯称。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
李鸿章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