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作文段落(10篇)
  • 650字 初一 记叙文
    喝花茶,一直是我们家千古不变的习惯。一杯小小的花茶,承载了家的温暖。从小时候起,花茶便出现在我的回忆。那时候奶奶来了北京,每天放学后都会在桌上为我放一杯花茶。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要喝那又苦又涩的中药。一杯苦中药下肚,我的小脸也皱成了一块抹布。这时奶奶适时地端上一杯茉莉花茶。茶水入口,冲散了中药的苦
  • 1200字以上 初一
    二战中,沃德力排众议,提出要在返航飞机中弹少的部位加固,以此来保护飞机,这违背常识的提议,看似是一意孤行,最终却被证明是不刊之论。有人说沃德的成功是因为其有着丰富的经验,而我却说他能在一众专家中鹤立鸡群正是因为他挣脱了经验的牢笼,给思想加了一双翅膀。没错,我们生活中所做的大多数正确的决定都是因为背后
  • 650字 初一 记叙文
    有时候,一些美味佳肴可能会被我们记住,但有的时候,家中那平扑的食物可能会被我们铭记在心。——题记从前,我脚一踏进门,喊一声“我回来了”,迎接我的就是母亲那淳朴的笑容和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每当我看着那香气四溢的美味时,内心就油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恨不得把它们一扫而光。吸饱了它的香气,然后
  • 800字 初一 说明文
    “消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我们能用它来换取物质上的需求。消费一词,按照威廉斯的说法,其最早的含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而现在,它表现出的是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生活志趣,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将消费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范围,这就演变成了“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里,物价上涨,生活质量下
  • 700字 初一 写人
    “每一个班集体都是一个家,每个家里都有各式各样的奇葩”。这是我对我们班集体的评价,如果你不相信的话,那我就带你看看吧。事件一:当我阅读课无聊的要死的时候,后面图书角的书只剩下繁星春水了,我便去想我的同学借:刘福斌,借我本书吧,我无比诚恳地地说。“什么样的书,他问。”就是阅读书籍,什么样的都行,只要有
  • 700字 初一 记叙文
    小时候,每每喜欢姿态各异滋味奇特的东西,殊不知,某日,竟喜欢上了原味,便越发喜欢起原味来.我喜欢原味的奶糖。小时候,我是一个贪吃的孩子,总是停驻在糖果店的门口,央求姥姥给我买糖吃,可是姥姥怕我蛀牙,总不肯。糖果店散发着浓郁的奶香,极有魔力的把我定在店门口。有时手头拮据,又不能赊账,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小
  • 1200字以上 初一
    【篇一:舌尖上的宿舍】丁杨每天打扫的人都会抱怨,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垃圾的。每次扫垃圾都要往复于宿舍与垃圾桶之间。最后,被罚扫宿舍一周的朱同学从家带了一个大桶过来。这样,把垃圾都放到桶里面再一起倒掉,扫地的人才轻松多了。每天都有满满的一大桶的垃圾扫出来。这些都是吃出来的。每天晚上,大家在床上吃。早上起来
  • 1200字以上 初一 应用文
    说到现在,大家都饿了吧。我也饿了。我们来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来分散注意力。 我们来聊一聊《舌尖上的中国》吧。这就更饿了。 今年《舌尖II》在中国热播,然后我发现一个特别神奇的现象。很多美国主流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在它的门户网站上面刊登文章抨击《舌尖上的中国II》说,这是中国用记录片的方式输出他
  • 700字 初一
    年,是一个人与家庭千般万般的联系,每到那个时候,家里所有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一顿“年夜饭”。每逢这时,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是热热闹闹的。我想,也许这也算是年味之一吧。早上起来,就可以看见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摆上一个大桶子,手里拿着一个巨大的锤子,不断的捶打着桶里的面粉,这就是所谓的——打
  • 650字 初一 状物
    在我的家乡合肥,无论是暮色四合还是旭日初升,你都能在一条条细长的小巷子里找到挂着“”牌子的小三轮车。车上简单地放着两个保温桶和几个盛着各式调料的小碗,每辆三轮车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究竟是怎样的魔力,使食客们对青睐有加呢?“来碗豆腐脑吧。”纯朴的老板熟稔地从面前的大保温桶中盛出一勺细腻的微微地打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