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作文段落(10篇)
  • 600字 初三 议论文
    荆轲拿着樊於期的人头和装着燕国战略图的盒子来到了秦王的大殿,他的助手秦舞阳非常慌乱,荆轲笑着对秦王说:“此人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从未见过天子,所以请大王原谅!”秦王让荆轲把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战略图拿给他。装地图的盒子打开了,荆轲拿着匕首,刺向秦王。秦王大惊失色,围着柱子跑,荆轲围着柱子追。秦王想将剑
  • 1200字 初三 散文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一首千古传颂的送别名作。诗人借史事写与友人之别,抒发了内心中豪壮、悲愤的情绪,从而一反一般送别诗常见的依依惜别、涕泪横流的格调,读来令人顿生悲壮激昂之感。首句“此地别燕丹”,直陈史事,抒写当年易水之畔,太子丹送别荆轲之事,起笔
  •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还。勇者无惧,忠者无畏,智者无己。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路旁时常有饿死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士劫掠后放火的浓烟,瘦弱疲惫的农人挣扎着在田间劳作,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贫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
  • 550字 初三 书信
    持梦飞翔,进展风采。——题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荆轲毅然走上刺杀秦王的道路。荆轲是勇士,他明知此行不会成功,但是他为了自己的一个梦想而前进着。这个梦想并不简单,荆轲为的是燕国的生存,为的是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为的是杀死秦王嬴政,以求燕国人民的生存。荆轲刺秦王的计划虽然失败了,但是
  • 700字 初三 散文
    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战国策》,这个故事可谓是尽人皆知,但是其中也不乏破绽。《战国策》本身只是介于子和史之间的一部书,更算不上正史,其中引用了很多民间故事和语言,本身可信度就不高。疑问最多也最大的应属唐雎挺剑而起这一动作,唐雎可能带剑去吗?荆轲刺秦王是在公元前227年,而唐雎出使是在公元前225年,在史
  • 750字 初三 散文
    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战国策,这个故事可谓是尽人皆知,但是其中也不乏破绽。战国策本身只是介于子和史之间的一部书,更算不上正史,其中引用了很多民间故事和语言,本身可信度就不高。疑问最多也最大的应属唐雎挺剑而起这一动作,唐雎可能带剑去吗?荆轲刺秦王是在公元前227年,而唐雎出使是在公元前225年,在史记中有记
  • 800字 初三 记叙文
    我想,我走了两千多年的路,终于看见了他那半掩的小轩窗。我轻轻去推,却只能从半掩的窗外听,听寒风吹……易水凄凄,寒风吹。渐离长歌一曲,我为之倾耳听。听他弦弦掩抑声声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窗开了,我看见文武百官罗列两旁,荆轲步步向秦王走去。此一刺何等艰险!我看见荆轲递上燕地地图,图穷而
  • 800字 初三 议论文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做人要诚信。幼小的心灵虽不明白,却将妈妈的话深深记在心里。直到稍稍大些,懂事了,自然也知晓了诚信的奥秘。那日历史课上,思绪飘然……古道之上,西风卷沙。荆轲一身素洁的长袍,带着随从秦舞阳跃马而上,向秦驰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行的人送到了易水边,自己面对秋风不觉
  • 800字 初三 书信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做人要诚信。幼小的心灵虽不明白,却将妈妈的话深深记在心里。直到稍稍大些,懂事了,自然也知晓了诚信的奥秘。那日历史课上,思绪飘然……古道之上,西风卷沙。荆轲一身素洁的长袍,带着随从秦舞阳跃马而上,向秦驰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行的人送到了易水边,自己面对秋风不觉
  • 1200字 初三 记叙文
    丹青之妙,花敛容,日藏光,月遮羞,墨分五彩,化在渐染之间。分寸之间,便是大美。把握分寸是一门艺术。人是有灵魂的躯壳,分寸,便在这躯壳之间。我羡慕圣埃克苏佩里的抉择,却不爱海子的凉薄,同样是死,一个如秋叶之精美,一个如落红之霓裳。海子说,我要熄灭生铁的光、爱人的光和阳光,寻一方寂寞。我恐惧黑暗,我宁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