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气作文段落(10篇)
  • 80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我们都知道,城市的空气远不如乡卞清洁,无森林的地方远不如有森林的地方新鲜。为什么呢?森林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之功效。森林之所以有此功效,是因为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一棵树”组成,是一个整体,它是靠的是集体的力量,“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 提起森林调节气候,我不禁想起了“社
  •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先说一个事例,一个人乘坐出租车,下车后将手机落下了,这位司机发现这个手机后,起初他想占为己有,但他看到手机里的内容发现这位失主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人,最终将手机还给了失主。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位司机的心态,刚开始时,司机捡到手机想占为己有,这是一种贪恋,他知道失主找不回它,他完全可以拥有它,但是当
  • 1000字 高二 议论文
    近日,网上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七旬老人脑梗病突发,路过女孩出手救人。这一事件立即引发人们的热议,有人表扬女孩的做法,有人却怀疑女孩属于炒作,斥责她,一时间,这件事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最后,记者实在看不下去了,和被救助的老人一起出来当面澄清,才使得女孩的生活曾归于平静。老人脑梗病突发女,孩子的做法,
  • 55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清明节到来前,长春市下发“禁烧令”,禁止在公共场所焚烧、抛撒殡葬祭奠物品,禁止在专用焚烧炉外焚烧死者遗物,否则将被处以50元至200元的罚款。这一规定,给当地逐渐盛行的丧葬迷信来了一个当头棒喝。丧葬祭奠中的迷信风俗,最近几年正由农村向城市蔓延,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临近清明,在长春、天津、西安等城市的
  • 60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清明节到来前,长春市下发“禁烧令”,禁止在公共场所焚烧、抛撒殡葬祭奠物品,禁止在专用焚烧炉外焚烧死者遗物,否则将被处以50元至200元的罚款。这一规定,给当地逐渐盛行的丧葬迷信来了一个当头棒喝。丧葬祭奠中的迷信风俗,最近几年正由农村向城市蔓延,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临近清明,在长春、天津、西安等城市的
  •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文明”指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野蛮”指蛮横不文明的状态。人通常有双重性格:文明的与野蛮的。而表现哪一面,则由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在野蛮的环境中,人通常表现自己野蛮的一面。你也许会说我国古代有那么多身处污淖却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豪杰。的确如此,但他们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随着社会的风气和身
  •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强调,应用道德来治理国政,从而使百姓归依,从而得到民心,做到以德服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泱泱大国,倘若只以武力征伐,以力服人,而不能使百姓心悦诚服,那么这样的国家也不会久存。秦始皇为修阿房宫,大兴土木,加重人民的负担,徭役繁重,刑罚苛刻,最终驱使
  • 12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知荣辱、重礼仪的民族,国人历来以通晓礼、义、廉、耻自居。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名字:屈原、文天祥、张思德、钱学森、雷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荣辱的意义,谱
  • 1200字以上 初中 议论文
    道德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重要特征,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孟子说过: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这告诉我们:人要知耻。人既要知耻,也要有荣誉感。有荣誉感和知耻,就是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现。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主席曾提出“八个荣,八个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议论文
    教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人格、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甚至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自己以应“八荣八耻”为标准,学会做人,责无旁贷,因为青少年
社会风气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