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作文段落(10篇)
  • 500字 五年级 说明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粽子吗?哈哈,告诉你们吧,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把粽子扔进河里,给鱼虾鳖蟹吃,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我的老家在浙江,那里每年过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包粽子也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候,人们都会聚集到海边,边吃粽子,边怀念屈原。粽子的味道非常的好,碧
  • 1200字以上 高三 说明文
    话端午节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曾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今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吃着姥姥送给我们的粽子,心里惬意极了。可是,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下面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据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
  • 500字 三年级 说明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等,是我国二千多年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中国古代楚国有位大忠臣名叫屈原。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在公元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那天,悲愤地抱着石头投入汩罗江
  • 550字 初一 说明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端午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__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端午要画门符。端午这天,人们将蝎子、蜈
  • 900字 初二 说明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
  • 900字 初二 说明文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
  • 650字 初一 说明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题记火红的石榴花开得正盛,多雨的时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浸饱水分,低低沉沉地垂着,用五彩的丝线缠绕的粽子,盛浸镀金的盘子里供人享用。人们沐浴更衣,饮下菖蒲、雄黄酒,祛除邪气。村梢上黄鹂鸟,不时鸣叫声,打破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
  • 80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在端午节这天,家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为什么在端午节这天家家都要包粽子和吃粽子呢?这起源于一个诗人的爱国故事:据说楚国有一位大诗人就屈原。当他看到楚国沦陷,国破家亡时,他万分痛心,抱起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百姓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有粽叶包起一个糯米团,用线绳捆扎好,丢弃汨罗江里
  • 600字 初一 说明文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来源和独特的传统风俗。我要说的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古代有一个名人,他叫屈原。据说,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
  • 60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夏节,诗人节等。俗称五月节。它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史料记载始于春秋戦国,至今已两千多年了;起源说法不一 ,广为流传的是纪念屈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后,人们为纪念他把粽子投入江中作祭品。端午节北方习俗是——初五这天,大人小孩早早起来,到山坡上,去河边地头采艾子。回来后和桃枝一起插
吃粽子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