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叙事
    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下面是yuwenmi小编整理的作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
  • 650字 六年级 写人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
  • 3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佩插茱萸,也就是“戴茱萸”、“着茱萸”。古时便已成为民间节日的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茴香科落叶小乔木,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之分,其味辛辣,香气浓郁,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消积食,利五脏等功用。它既是中药的常用药之一,也可用于食品中的
  • 2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重阳佳节在九九,登高祈福为亲友,遥望故乡心默念,亲人安康福永久。在此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重阳节黑板报:为什么要插茱萸的文章,供广大家查阅!!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节日作文大全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有益于内脏。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种植。
  • 350字 四年级 叙事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
  • 35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
  • 1200字以上 小学 写景
    导语:茱萸峰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也去爬美丽的茱萸峰。小编收集关于美丽的茱萸峰的作文,欢迎阅读。第一篇:美丽的茱萸峰记得有一次放了五一长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河南省的云台山去爬美丽的茱萸峰。到了茱萸峰脚下,我们抬头仰望,茱萸峰很高,蜿蜒在大地上,据说这茱萸峰的海拔高度是一千三百二十
  •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
  • 800字 初二 叙事
    今天是重阳节,你们打算干什么呢?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对重阳节没什么纪念意义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阳节不但是有纪念性也是有意义性的。接下来我就说说重阳节的起源吧:“中秋过后又重阳”,起源于汉初的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说重阳节的来历,那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
  • 1000字 初一 叙事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