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作文(10篇)
  •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读后感
    放暑假了,抱着一叠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书回到了家里,喜欢泡上一杯茶走进书中与人物对话,呼兰河传读后感。记忆中脑海里仍然浮现着《我和祖父的园子》中那个名叫萧红的小女孩的调皮可爱,一直想去认真地读读她写的那本《呼兰河传》,我也把这本书放在了最后的阅读中。带着这样一种美好的印象,深切的渴望,我在一个午后翻开了
  • 1200字以上 三年级
    呼兰河传读后感300字小说中的大部份人物毫无人性,叙述惨烈、残酷。遮避在我们生活周围的事情太多,我们往往看不到太多的真相,萧红让我们没有遮避地直接进入生活,不掩饰也不修饰在她看来自然的、有生命的东西——它们构成文学的审美对象。萧红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这是凶残的世界,失去了人性的世界,用暴力毁灭了它
  •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是高尔基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一个人只要读书就是在进步;也就像爬阶梯一样,每爬一层,就代表离终点又近了一步。所以,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爱读书。都说人活到老学到老。我现在读的书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一本书,《呼兰河传》。作者是萧红,这本
  • 1200字以上 初二 读后感
    【篇一:《呼兰河传》读后感】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萧红写的《呼兰河传》,便沉醉在这本书中了,它把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事。在萧何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独特。其中,这个小城的东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
  • 1200字以上
    萧红是个心思寂寞的人,但是从她身上我又看到一股极不平凡的魅力。就像她写的《呼兰河传》,有人说它像小说,又有人说它像自传,萧红的文章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令人不明其中的因此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萧红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萧红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一《呼兰河传》这本书讲述了萧红住的这座小城——呼兰河和萧
  • 1200字以上 初二 读后感
    呼兰河传》是一部怎样的书啊?它断断续续,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的,一个片段跳入另一个片段,让人摸不到脉络。它以一个孩子单纯天真的视角,描绘一个小镇上世态人情,继续自己童年生活的点滴。开始读有轻松的趣事,可愈读愈会感到心头一点点沉重苦闷起来,直到最后情感波澜而久久不能平复。它是一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曾有人说过,想起张爱玲,那是一个泛着华美微光的苍凉手势。而读萧红的文字,则感受一种回荡在荒野上的寂寞低吟。 萧红的呼兰河是她童年的家园。“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这样
  •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读《呼兰河传》有感居敬小学507班杨青妤前几天,我有幸阅读了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这是一本充满无奈的“回忆式”长篇小说。整本书分为七大章和尾声。七大章主要写了呼兰河这个小镇几个主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风俗。萧红用不平凡的文字,描写出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小镇。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呼兰河传》。“一篇
  • 1200字以上 读后感
    呼兰河城,一个密闭的小镇,把当地古老悠远的风俗文化保护得非常完整,把当地村民的淳朴、善良保护得非常好。被传承了的风俗文化生生不息,用她那沙哑沧桑的声音唱出摇篮曲,用她那干瘦粗糙的臂膀背着抱着,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成功继承了她骨子里的“良好品质”的新生儿,既封建又迷信,既麻木又呆滞。呼兰河城,被萧红藏在
  • 1200字以上 高中 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字有人说读书使人认识世界之广大、自身之渺小。不同的书就像一幅幅带框的画,以自己的方式映射和展示世界。他们之间往往有许多交集、重合的地方。而呼兰河传带给我的感觉是独一无二的。似乎因为地处北方严寒之地而又与世隔绝,导致作者的童年以及她所讲述的故事也与众不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的童年生活
呼兰河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