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作文(10篇)
  • 750字 初一
    我是自小就没有爷爷奶奶的,很小,我就和外婆待在一起。外婆家是安徽黄山的一处偏僻的村庄。那里的经济并不发达,至少我儿时是这样。那里的山着实多,一排一排种的是茶树,一股清香随风散去,山上的松是挺拔的,是墨绿的,像巨人般高大,却有道人的淡雅。山下是小溪,溪水是绿的,水底的石子清澈可见,石上覆一层青苔,溪水
  • 750字 初一
    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是因为有了他乡。——余光中多少人异国求学,多少人他乡奔劳,大家都生活在忙碌的世界里,乡情仿佛成了被时代丢弃的情感。再说,人们该去哪里感受故乡的味道呢?相似的高楼大厦,一样的柏油马路,每个地方好像都是这样,乡情能在哪里立足呢?乡情在哪儿呢?为了寻找答案,我去过江南。江南的梅雨仿佛是
  • 750字 六年级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我向着一条小路走去。在这小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老藤树正傲然挺立在山头,日复一日地接受着风雨的洗礼。小路上,一位老人微微弓着背,用他那布满皱纹的手拉着孩子的小手,坐在老藤树下数星星。那孩子,便是童年的我。三岁时,爷爷第一次带我来到山头,当时小小的我天真地指着那棵巨人般的大树问道:"爷
  • 750字 初一
    清晨的小城,是凉的。初升的红阳,叶片上的露珠,鸟儿婉转的歌唱,这一切无不在告诉人们——春天到了。花儿绽放了:路边,河道,山峦;白色,粉色,红色。各式各样,为平凡的小城增添了一缕少女的心绪,少女柔软花香的心绪。小城似一绢流水,一条丝带,一根羽毛,轻轻地飘落太行山间。她被四周的山脉紧紧包围着,仿佛欧阳修
  • 750字 初一
    我的老家在富平,和习主席家的村子只有几公里。厌倦了城市里的水泥钢筋林立与汽车尾气,那就去乡下走走吧!老牛背山脚下便是一块平原,天生的丘陵起伏与沟壑纵横便让这里成为建缓坡梯田的好地方。一块斜坡,上方种小麦,中上方种玉米,中间、中下游种土豆、红薯,在最下方种耐旱的花椒树,而两块斜坡间种柿子树防止水土流失
  • 750字 初二
    那是一段永不会老的故事,深刻而又美好。它残存着我的童年,上面有我在泥土路上留下的一串足迹;它记录着我的成长,承载着我的欢笑;它是一缕阳光,拨动着我心弦;它,就是我的家乡。每当我仰望着天空,思考着往事的时候,或者是在我看见那鸟儿翱翔于天际的时候,我想起水波粼粼的小溪,我看见随风飞舞的柳枝,含苞待放的花
  • 750字 初二
    我爱我的家乡。那里群山环绕,潺潺的流水在山间流淌,时而唱歌,时而弹奏;山间的鸟儿与流水应和着,演奏出一首首委婉动听的曲子,在山里回荡。初春的清晨,天蒙蒙亮,走进山里,群雾缭绕,新鲜的空气和一阵清爽的风迎面扑来。一轮红日从山那边徐徐升起,当第一缕阳光射在山上时,雾散了,只留下清脆的鸟叫和清晨的露珠。一
  • 750字 初中
    乡情”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风吹来花香,也飘来了我的过往。我的家乡在王益区高原畔村,坦白来说,小时候确实“不喜欢”那里。总觉得是因为这个小乡村让我和父母分隔两地,我甚至因此讨厌照顾我衣食住行的奶奶,讨厌她的兴趣爱好。奶奶信佛教,信释迦摩尼,小时候她常常带我去参加这种教会。都是下午去,晚上才回来。
  • 750字 初一
    我的家乡在官岭。官岭盛产“紫菜”。紫菜一般在9—11月这里产出,这几个月里,整个官岭村都弥漫着紫菜的味道。平常捕鱼的人家捞着了许多紫菜,卖了个好价钱。全村都在为紫菜而忙碌,当然我家也不例外——紫菜,通常在海里,它是一条一条的,每条大概1厘米宽。全身带着一种深紫色又有点绿色,细又长。他们把紫菜打捞上来
  • 750字 初一
    从我们的出生开始,便有几缕别人看不见也剪不断的线缠绕在我的手腕上,那最耀眼的一缕,是亲情,与其次之的,便是乡情了。小时候的我不懂什么是乡情,只知道寒暑假回开化外婆家的那几天是最自由自在的日子。在破旧的石屋子前,一条小溪四季流淌,再往前是一块一块分割整齐的田地加上远处大片的竹林,这儿,便是我游玩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