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题作文结尾(10篇)
体裁:
记叙文 叙事
  • 900字 叙事
    二是暗扣法,也叫间接扣题法。在具体的片断写作中,作者没有直接出面评赞,有时采用借助旁人评赞的方式来扣题。如《人民的勤务员》,文中第五个材料“当临时装卸工”中,“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句;有时采取描写周围群众反应来扣题。如《草地晚餐》中的“大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大家“望着敬爱的总司令,心里感到无限的温暖”;有时采取引用诗文名句来扣题。如《普通的人,伟大的心》中引用作为彭总一生写照的“题画诗”来扣题。了解了“扣题”方法,平时在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尽力做到扣题巧妙,用语贴切,衔接自然紧密,切忌以空洞的议论和抒情冲淡记叙和描写,让“扣题”真正成为联系材料与中心的纽带。
  • 1200字以上 叙事
    取黄山松、珍珠贝两物拟人化进行类比而论证,妙!“痛苦”“甜蜜”二词不露痕迹镶嵌其中而扣题,巧!3.浓墨重彩反复扣写作时,我们用作扣题的话语往往不止设置一两处,而是步步勾连,时时扣题,似曾相识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不变的是基调,变化的是细节,不断强化主题,又在变化中给人丰富生动的感受。表现在形式上,在作文的多处反复点题,点题的形式每次都有变化,显得机智圆熟。
  • 5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晚上,爸爸妈妈回来了,看到我买的圆葱和牛肉,在厨房里悄悄议论:没想到孩子长大了,买回来的菜质量好、斤数足,难得啊!我听后,心里美滋滋的。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买菜啊!(写感受,扣题。)评语:在内容上,选材合理,买菜部分,描写细腻生动,具体可感。在结构上,开篇点题,结尾扣题,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在语言上,行文恰当地运用成语,使语言富有表现力。
  • 1200字以上 叙事
    以上内容,再次声明和创作无关,一般每个类型,准备个二篇,我提到的重点,准备三到四篇。到高考的时候,要学会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去准确的扣题。我曾经做过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写过同题高考作文 我的时间 ,去年 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仅仅巧妙改了一下,大约不到200字,这篇东西,又符合了这个要求。所以,你准备好之后,扣题就非常重要。
  • 1200字以上 记叙文
    请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思路点拨】写记叙文,可以写公共交往中几个“微笑”的故事片段,注意写出生动细节,再现现场情景,刻画人物形象,传递出人物真实细腻的情感或作者的感悟。还要注意每件事后来两句议论扣题,使主题更加鲜明。开头:(扣题、引入)片断一:(议或抒)片断二:(议或抒)片断三:(议或抒)结尾:(点题或呼应)
  • 600字 初二 散文
    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上语文课幽默风趣,总是能把课堂气氛弄得非常活跃;数学夏老师耐心地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订正作业,指出错在哪里,关切地询问“理解了吗”,让人心里暖暖的。从小学到初中一路走来,有这样美丽的学校和许多拥有美丽心灵的老师一路相伴,无疑是一件美丽的事情!老师评语:文章能扣题选材、组材,中心较明确,内容较详实,文末的总结能扣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 550字 高一 叙事
    三、扣题规范。文章开头千千万,点题扣题最关键。有一位阅卷老师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学生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明显的亮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明你的行文和命题的关系,引领阅卷老师随你的思维而去。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文章。就是说,考场作文必须有很强的点题意识,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他吸引,被它打动。主题太隐晦,太含蓄是考场作文之大忌。
  • 800字 初中 叙事
    8.用反问点题。如 海上日出 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作者用反问句结尾,更加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对海上日出奇观的赞美。总之,作文点题方法还很多,作文时根据需要,大胆借鉴,当活动用,加以练习,一定能给文章添色增辉。什么是扣题扣题就是一目了然,紧扣题目,跟随文章的题目来评判文章;会使阅卷者先入为主,抓住主旨,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你的牵引,将文章扣到话题上。这样,在阅卷者眼中,就不会出现偏离话题的现象。
  • 700字
    5.首尾呼应。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作文中的扣题是极为重要的,更何况在考试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下,尤为需要。有一句扣题的结尾,作文分数就有可能明显上升。结尾可采用照应开头的方式来写,也可用相关的议论来点题,再或简单地以抒情号召的方法来进行。抒情号召之时,一是最好不要唱过分的高调,二是要比论点更深刻些。以上所述是考试时应急处理作文的五种方法。不管怎么说,要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使作文仍能得到相应的好分数,关键在于要有临阵不慌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否则,上述方法也可能是用不上、用不好的。
  •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要在下笔之前针对你的立意先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主要想两个:(1)道理,(2)材料。两者可以结合起来。用材料帮助队道理的理解。选材及运用1、联系搜索材料,安排材料(最好有正有反,)2、紧扣题意,分析材料(1)准确贴切:A、材料真实无误,B、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2)分析扣题:要结合观点裁剪材料,把叙述与分析议论结合起来。
扣题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