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养老院
以前,养老院一直都和我没有交集,因为我觉得我不回去那个地方,可是,这个现状后来改变了。
今年,外公把舅老爹送进了养老院。因为他一生没娶老婆,无儿无女,以前可以捕虾挣几个小钱,可现在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外公是舅老爹的妹夫)春节前的一天,我、妈妈、两个舅舅、姨夫、姨妈、表妹,一起到养老院拜访[舅老爹。
我们带了许多酒、年货送给舅老爹。一进养老院大门,就看见了一排排平房。许多老人坐在椅子上聊天、晒太阳。我们找到舅老爹房间,他和一个老爷爷住在一起。房子虽然小了点,不过可以容纳下七人。房子里有许多小工艺品,两张床一台电视,还有两个衣橱。房里又隔了一下,是卫生间,里面有洗脸台和抽水马桶。
我觉得舅老爹年轻了许多。在这里有工作人员帮忙照顾他,每月还发50元生活补贴,洗洗澡什么的。我们问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他露出缺牙的嘴巴,笑着说:“一切都好,没事就和别人聊天,这里空气清新,还有运动器材呢!过年有大鱼大肉,伙食特别好。”听了这话,大家都放心了。
姨妈说把舅老爹接回家住一阵子。我们都同意了。出养老院的门时,我看着那么多老人,心里酸溜溜的。一生无儿无女,老了还要被送进这里来。希望他们的亲人有时间时,要把他们接回家住一阵子。
“回家了!”我叫道。舅老爹看上去特别兴奋。阿姨叮嘱说:“舅,你别和那些老奶奶谈对象。”舅老爹一叠声说:“怎么可能,怎么会呢!”我们大笑起来。我能感觉到,舅老爹有些不好意思 。
这次拜访养老院,我非常的有感触,虽然养老院可以帮助人们养老,不过,老人们最喜欢的还是和家人在一起。
留在老院的记忆
冯骥才说:“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而我的记忆,留在我童年的故居,童年的乐土——老院中。
起初,我是排斥老院的。记得刚记事时,好奇心强的我,总想探索院外的世界,虽是步履蹒跚,却连滚带爬地也要想“走”出老院。为此,父母很不乐意,便把我关在家中,让老院与我作伴。老院俨然已是我的囚笼。
不得已和老院待着,竟慢慢觉出了老院的趣味来。老院四四方方,宽敞、干净。墙壁饱经风霜,已经泛黄。墙角爬满青苔,一棵歪歪扭扭的石榴树立在老院东侧,常有蜂蝶绕飞。我一下就被吸引了过去,越出屋门,来到院中,东瞅瞅,西瞧瞧,一只蝴蝶正围着石榴花转悠,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待它飞低了,便猛扑过去,停下后,张开双手,却什么也没有。我并不肯善罢甘休,继续追着蝴蝶乱跑,一次一次地看、扑捉,却一次一次地落空。追累了,我便索性蹲下来歇一会儿。这时一只小甲虫从我肩上滚落下来,我吓了一跳,有些胆怯地触碰试探。我碰一下,甲虫就往前滚一下,如此往复。我便不再理睬它。谁知,我刚转头,这小甲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起逃走,我又一惊,急忙追去,还大喊着:“嘿!快下来!”正沮丧着,竟看到蚂蚁在运食物,看了一会儿,我又在老屋子里乱蹿,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又发现了姥爷的工具箱……我探索得不亦乐乎,不由得喜欢起这座充满魅力的院子来。从此,老院不再是我的囚笼,而是我的乐土。
春天,在温暖的阳光下,我在老院中撒欢地乱跑,捉捉蝴蝶,扑扑蜜蜂,或是击击石子,拔拔青草,摘摘鲜花;夏天,我便和小伙伴们在老院中踢足球,赛跑,捉迷藏,打水枪,在骄阳下尽情挥洒汗水;秋天,我坐在石榴树下,吃着酸甜的石榴,听姥姥讲各种有趣的故事;冬天,我又在老院中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就这样,我在老院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记忆也就永远留在这里了。
转眼间,我上中学了,要搬到新家去了。但我还是时常回来探望老院,或诉忧,或报喜,或仰望老院四角那依旧湛蓝的天空,怀念我留在老院的纯真记忆。
点评: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相关推荐
-
拜访妈妈提着篮子,牵着我。我抱着黄菊花,牵着妈妈。路途很远,天色很灰,脚步很重。外婆的家,在荒野中。好多人住,都不往来,都很孤单。常常,我陪妈妈,来看外婆。端出饭菜,摆些葡萄,再插上菊花。妈妈点了香,告诉外婆:“我们来了!”外婆没回答.妈妈,眼光很远.妈妈,眼中有泪.我静静的,看着,等着,香短了,外婆吃饱了.我问妈妈:“菜都没动外婆怎么吃饱了?”妈妈擦擦眼睛,说:“小雯乖,外婆舍不得吃,统统留给小雯。”妈妈提着篮子,牵着我。我回头看看,菊花在风里,摇摇摆摆。200字 六年级 散文
-
参观养老院学校假期时,我和同学随老师到养老院去参观。在巴士上,我们有说有笑,心里期盼着到养老院的到来。过了二十分钟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边小心翼翼地拿着要捐给老人的衣物和食物边下巴士。院长亲自出来迎接我们,并带我们到养老院的中心。我们看见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正在谈天,我们放下手上的物品后,便兴冲冲地与老人家谈天。老人家见我们如此热情,便挂着慈祥的笑容与我们交谈。之后,老师开始分配工作给我和同学们。我们被分为三组,一组是打扫客厅,一组是打扫房间,一组则是打扫庭院。我被老师分配至打扫庭院,当我与组里的同学来到庭院时,就被庭院里各种各样的花给吓着了。原来,一些喜爱种植的老人闲来无事,便在庭院种植花草来增添绿意。然后,我们便开始工作了。我的工作是把已脱漆的墙壁涂上色彩。组长给我们几把刷子、三叠报纸和一桶漆。我便和同学把报纸铺在地上,以免油漆时弄脏地面。铺完报纸后,我们便开始为墙壁油漆。油完漆后,我向院长借了个木板,上面写着“油漆未干”,然后放在地上。工作完毕后,我便去帮忙一些同学工作,这样一来就可以迅速地完成工作了。经过我和同学们的一番努力后,我们终于把养老院打扫得一尘不染。打扫后,我们便享用老婆婆准备的一些菜肴。当老婆婆忙着准备食物时,厨房里总是飘出一阵阵香味,令我们垂涎三尺,甚至有人肚子饿的得咕咕叫,引得全场哄堂大笑。享用美味的食物后,我们和老人们坐在庭院的椅子上谈天。原来,有些老人是被自己的儿女给送到养老院,之后就再也不闻不问,还有些老人讲起了自己悲惨的故事,让我们感触得流下了眼泪。傍晚时分,我们向老人们道别后,便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学校。在回去的路途中,我暗想:我不会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因为我爱他们。7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参观养老院学校假期时,我和同学随老师到养老院去参观。在巴士上,我们有说有笑,心里期盼着到养老院的到来。过了二十分钟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边小心翼翼地拿着要捐给老人的衣物和食物边下巴士。院长亲自出来迎接我们,并带我们到养老院的中心。我们看见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正在谈天,我们放下手上的物品后,便兴冲冲地与老人家谈天。老人家见我们如此热情,便挂着慈祥的笑容与我们交谈。之后,老师开始分配工作给我和同学们。我们被分为三组,一组是打扫客厅,一组是打扫房间,一组则是打扫庭院。我被老师分配至打扫庭院,当我与组里的同学来到庭院时,就被庭院里各种各样的花给吓着了。原来,一些喜爱种植的老人闲来无事,便在庭院种植花草来增添绿意。然后,我们便开始工作了。我的工作是把已脱漆的墙壁涂上色彩。组长给我们几把刷子、三叠报纸和一桶漆。我便和同学把报纸铺在地上,以免油漆时弄脏地面。铺完报纸后,我们便开始为墙壁油漆。油完漆后,我向院长借了个木板,上面写着“油漆未干”,然后放在地上。工作完毕后,我便去帮忙一些同学工作,这样一来就可以迅速地完成工作了。经过我和同学们的一番努力后,我们终于把养老院打扫得一尘不染。打扫后,我们便享用老婆婆准备的一些菜肴。当老婆婆忙着准备食物时,厨房里总是飘出一阵阵香味,令我们垂涎三尺,甚至有人肚子饿的得咕咕叫,引得全场哄堂大笑。享用美味的食物后,我们和老人们坐在庭院的椅子上谈天。原来,有些老人是被自己的儿女给送到养老院,之后就再也不闻不问,还有些老人讲起了自己悲惨的故事,让我们感触得流下了眼泪。傍晚时分,我们向老人们道别后,便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学校。在回去的路途中,我暗想:我不会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因为我爱他们。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养老院风波“孝”是美德,“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孝”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百行孝为先,孝敬爷爷奶奶不在明日,就在今天。——题记从小,爸爸妈妈出去外地打工,家里就剩下我与奶奶相依为命了,我们很少与亲戚来往,每天与奶奶一起出去种地、买菜,在别人眼中,这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幸福的痕迹,但是,幸福就像沙漏一样,渐渐地……渐渐地……就消逝了。当我在过5岁生日时,爸爸妈妈突然出现在我眼前,眼前的他们是多么的陌生,我甚至不敢相信,他们就是我5年未见的爸爸妈妈!他们手攥着一笔钱,说是他们有钱了,要带我去城里读书,当时我还小,但我听见爸爸妈妈说这句话时,懵懵懂懂的我也号啕大哭起来,奶奶晶莹的泪花也流了下来,但是,不管我们是怎样的伤心,也改变不了爸妈已定的事实。这时,沙漏的沙子已经流光了,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再一次见到奶奶,是7年以后……奶奶老了,白发像潮水般吞噬了她的青丝,皱纹像乱麻样缠满了她的眼角、脑门。但是,奶奶对我的养育之恩,我终身难忘,这一次,我不会再像小时候那么任性了,我也是时候尽尽我的孝心了。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思绪,但是就偏偏不让,但是我问她,这是为什么!7年来,我努力念书,考出好成绩,为的就是有朝一日,看见奶奶,给她看看我的好成绩,告诉她这5年的养育没白费,告诉她,没有爷爷她也不孤单!妈妈沉默不语,只是一个劲儿地把我往回拉,这一次,只看了奶奶一眼,连句温馨的话语都没说。回到家,妈妈告诉我,我已经快毕业了,这样子会影响我的学习,从妈妈讲话的口气来说,我知道,这是谎言,我想问问她,在她心目中,孝是什么含义,奶奶对她来说又是什么地位!在一次偶然的,爸爸与妈妈的对话中,我知道爸爸妈妈要把奶奶送去养老院,我愤怒了。推开门,大声问:“这是为什么“因为…。因为…。”爸爸突然间变得语无伦次了。“因为你奶奶没人照顾。”妈妈迅即回答。“我可以呀!”“你还小,又快毕业了。”妈妈语气平平地回答道。我愤怒地摔门而去,跑去了奶奶家。这时,老天爷也为我打抱不平,“哭”得“稀里哗啦”,“喊”得“震耳欲聋到奶奶家了,奶奶看见我又惊又喜,连忙拿毛巾给我擦干,这时,我好幸福。好久没叙叙旧了,我与奶奶就像一对“闺蜜”似的,一直聊……一直聊……直到天亮。在我走时,奶奶叫我要听父母的话,我点点头,依依不舍地走了……每天,我都去奶奶家,与奶奶说说学校趣事与烦恼,父母知道以后,并没阻止我。他们告诉我,他们也没尽过孝,如今,连自己的儿女都比不上,更谈什么教育孩子!他们也要尽孝。有一天,我问妈妈:“奶奶还要去养老院吗?”“什么养老院,我有说过吗?”妈妈说,从妈妈的语气中,我知道,妈妈已经没有这个打算了,而且,她还每个星期去看奶奶呢。看到这一幕,我感觉,好幸福!在一个家庭聚会时,我提议道:“要不把奶奶接来住?”一家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齐说一句:“好!”经过这一件事情以后,我懂了,孝可以感染人,进化心灵。以后,我要努力学习,多尽孝心,尽父母,尽奶奶!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养老院日记篇日期:8月31日 天气:晴 心情指数:5颗星在这个暑假,我去了敬老院做义工,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我还是有很大的收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现在的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将这种传统美德继承下去,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这个社会并没有抛弃他们,这也是当代社会人应该做到的。暑假期间,我和同学去了敬老院。早上,我提着送给老人们的礼物,一路向敬老院走去。终于到了,院门前是一个大大的广场,有很多健身设施。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引入眼帘的是满满的绿色。沿着大理石的台阶走进去,我看到门前也有老人们种的各种花花草草。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和同学前往一个房间慰问一位老人。起初我们在老人面前还有些拘谨,但老人对我们的热情感染了我们。现在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敬老院。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帮他们扫扫地,跟老人聊聊天,让这些老人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们最先认识的这位老人叫做刘桂兰,她的性格非常开朗。看到我们也十分开心,紧抓着我们的手不放,跟我们一起聊天。当我们问起她的年龄时,我真的很吃惊,这位老人已经80岁了。可不管是看她的语言还是精气神,都不像80的人。当我说她看起来非常年轻时,奶奶说:“还年轻什么呀,不如你们了。每天也就跟人聊聊天,在广场上玩玩。我呀,也希望你们这些学生能来陪我说说话,真好!”接着我们又去了菜地,听他们说,这是分给院里还能劳动的老人,虽然老了,可手头没点活,也是觉得心里怪别扭的。往前走就是伙房和餐厅,大家正在准备做中午饭,于是我就上前一起去帮忙了。听伙房阿姨说,敬老院一共有200多个老人。院里还有游艺园,很多老人在那里玩,有打麻将的,有聊天的,还有看书的。大家其乐融融,让人感觉整个敬老院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老人都是家庭中的一角,缺了谁都不行。这次活动让我懂了很多,社会上有很多需要我们关心关爱的人群,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和谐。让我们一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800字 六年级 日记
-
书的“养老院”我家的书柜叫“养老院”,那里面住的可不是人,是书!别以为书的“养老院”里肯定都是些破书,烂书——这些书可漂亮了,一点都不像旧书。不过,它们中间都已有“百岁老人”了!想知道我是怎样为它们“保养”的吗?仔细看,我要传授秘方了!其实,秘方非常简单。既不用“热水泡”也不要“吃”什么营养品,最重要的是小主人的态度!如果你总是想着书,并且下课时总是压一下书角……。这样,你的书就会“强壮”许多。不过,上面只是一些“青年书”的“保养”方法。想用这些来对付这群“百岁老人”,那你的书绝对会不成书样的。因此,我还要教你怎样“保养”“老人”书。首先,一定要买书皮给它包上,防止墨水……撒到上面。而且,看书时一定要轻拿轻放。翻页时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要折出痕迹。并且,一定要经常翻一翻这些书,以免灰尘落在书里。这些上了“年纪”的书,最怕梅雨季节了,每年到这时,总有几本“百岁老人”会发霉。大晴天就显得更加奢侈。一大早就把这些书搬到阳台上,一本一本的摆放整齐,一天下来,我得翻上好几遍,让每一寸书都晒的透彻。通常都是累的腰酸背痛的。然后,就是要像“青年”书一样,要长时间的“护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给这些“百岁老人”们排座位。因为,在你想看它们的时候总会很难找到,在你找它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伤到其它书。如果,你把它们分类排好,一眼望去,便可以找到它,也不会伤害到别的书。现在你知道怎样保护书了吗?好了,不说了,我又得给那群“百岁老人”“保养”了。600字 四年级 散文
-
拜访春天当一阵阵微风拂过面颊时,我就知道,春天已经来了。我要走进春天的深处,去拜访那美丽的春天。在桃树下,那曾被白雪覆盖的树枝,已经脱掉了它的白色棉袄,一片片鲜绿色的叶子已经钻出来了,在它们的旁边已经长出了一个个粉嫩嫩的花苞。过了许久,那一个个可爱的花苞在微风的吹拂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出了美丽的桃花。那桃花如同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在微风下,绽放出了美丽的笑脸。这笑容中夹着淡淡的清香,被路过的大人们闻到了,感到十分神清气爽;这清香也让在草丛中嬉戏的孩子们闻到了,忍不住想再闻一闻这迷人的香味。倘若,淘气的风哥哥刮起了大风,那么桃花瓣会落到周围的小溪中,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在柳树下,一根根柔软的枝条在微风的吹拂下抽出了鲜嫩的绿叶,柳条在微风下优美地舞蹈。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小姑娘在拿着梳子梳理自己那柔顺的长发。渐渐地,柳树上的绿叶变得愈发翠绿。远远看去,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在柳树上欢快地嬉戏。这个时候,微风吹来了,柳树上的柳絮飞了起来,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可能会以为那毛茸茸的因为风而在飞舞的柳絮是雪呢!风停时,在空中飞舞的柳絮慢慢悠悠地飘了下来,落在地上和本就在地上的桃花混在一起,白色加粉色铺在了平坦的土地上,让原来十分单调的地面变得出乎意料的美,让人以为是一层豪华的地毯铺在地上呢!春天带来暖和的春光和无限的希望,我希望可以好好握住这短暂的春天,多去大自然里走一走,呼吸山上清新的空气,和蝴蝶们追逐游戏,欣赏盛开的花朵。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拜访春天,去感受春天那浓浓的气息吧!600字 五年级
-
拜访曹操最近曹操在官渡大败了曹操,十分高兴,趁着这个热乎劲我来拜访了曹操。之间曹操满面红润,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见到我后把我请到了自己的寝室里谈,这是我不得不说曹操的用人之计是十分高超的,怪不得这么多的人来投靠他。“请问这问朋友,有什么事情找吗?语气十分的平和,我告知说是来与曹操谈心的。曹操十分的高兴我们两个对面席地而坐。谈话开始了。(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尽然能与三国前期的大军阀,大奸雄谈心)我问曹操:“丞相,这一次取得了官渡大战胜利,为何不乘胜追击那?”曹操回答说:“我大败绍兵是因为他的昏庸无能,自己的内部官员不和当然也有云长的辅佐,但是现在我的实力仍是不能与袁绍正面交锋,因为我必定在兵力上与袁绍的差距太大了。”我又追问:“丞相手下有大将数十员,军事谋士百余人,其中杰出者不少于十人,再加上有勇有谋的丞相,怎么可能会不胜那?”但是曹操却是说:“我承认我手下有几员砑将,有几位见郎,但是我并不是向你所述的那样神,我的缺点很多,我有许多应该改正的地方,如在于吕布大战的时候不是也是战败了吗?折了那么多的军士,我真的对不起他们家人。哎——都是我的过错。曹操的话中带有浓重的哭腔这个时候,我有一种十分记忆的眼光去看曹操,这种眼光里,有疑惑,疑惑的是现在坐在我面前的难道就是历史的曹操吗?他就是那个家喻户晓的大奸雄吗?这种眼光中里,有惊讶的,惊讶的是曹操作为丞相,居然还会想到这些,而且面对胜利与成功谦虚的态度。这一次的拜访我的收获很大,很大,我懂得了面对成功我应当怎样,我懂得了面对失败我应当如何应对。我还知道了就算是历史的传记,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真实!600字 初三 写人
-
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今天,我和我的一位朋友约好去敬老院。我们在半路的一个商店集合,当我从家里出发来到了这个商店的时候,我看见朋友正在挑选着要给我们待会去探望的几个爷爷奶奶送去的礼物。看着挑选着礼物的朋友,我心里也突然也在想了,那我待会要去给爷爷奶奶们送些什么礼物才好呢?“你来了,你说买哪种好?”朋友一抬头就看到了我,接着立马指着摆在他前头的两种礼物说道,看样子,他有些拿不定买哪种礼物最好。我走了过去,瞧着大大的苹果,还有弯弯的香蕉。我思忖了一下,接着道:“香蕉吧,爷爷奶奶们的牙齿不好,吃苹果可费劲了。”朋友听了之后点点头,之后朋友买了一串香蕉,而我在商店里逛悠了一圈后也相中了一种礼物——袜子,红色的袜子看着就喜庆极了。我给爷爷奶奶们一人买了一双。接着我与朋友就一起朝着敬老院去了。这并不是我与朋友第一次来敬老院,我们来过好些次数了,并且也喜欢上来这里善良和蔼的爷爷奶奶。而且每一次我们去见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们都很开心。所以,当这一次我们又来看望他们的时候,他们更是直接迎了过来。他们的眼神,看着就好比我们是他们的亲孙子一般。这一次来敬老院,其实是我与朋友早早的就定好时间的。虽然现如今,我与朋友的学业越来越繁忙,但是我们依旧还是抽出来一点时间来探望这些可爱的老人们。在我与朋友的眼里,这些爷爷奶奶们大都童心未眠,并且还越来越像小孩子了,可不就是越来越可爱了吗?今天,我与朋友在敬老院里没有呆太多的时间,毕竟我们今天还有不少的学习任务。当我与朋友告别的时候,这些爷爷奶奶全都不舍的看着我们。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拜访侯国平老师_600字7月7日 星期四 晴 天气预报本报道说,今日有台风,但我们“寻缘”团队的成员们依旧决定去拜访侯国平老师。出校门时下起了太阳雨,撑着伞走,阳光与微雨并存,不一样的情致。 转了一次车才到侯老师家,一个乡下的小村庄。我们了解到侯老师15岁开始接触二胡,16岁上台表演,在二胡等民间器乐上有很高的造诣。侯老师给我们回忆了年轻时期的经历。文革时破四旧,书场停办,古书不能唱,侯老师所在的曲艺团也被解散了,只能回家盖房子,直到1979年后又开始搞文艺、唱走书、拉琴。但文革后一批较为年轻的艺术人才弃艺从商,二胡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侯老师向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怕要后继无人了。现在,愿意学唱这门技艺的年轻人也很少,虽然平日里也会有家长将孩子送来学习,小学里也会请他前去授课,但很多学生小学的时候学习了,后来又由于学业压力等原因中途放弃,很是可惜。”就连侯师傅的儿子女儿也中途放弃了二胡,转学沙雕建筑、自主创业了。 侯老师说,政府对这一门技艺的重视度不够。去年侯老师他们向当地政府申报,仅获得1万的拨款,这对于二胡等的教学远远不够。虽然政府每年都会有几千块钱的拨款,但是这些只是九牛一毛。 侯老师还即兴为我们表演了几段乐曲。我们几个成员也按照侯老师的指导尝试着弹奏,仅一个哆唻咪发嗖拉嘻哆,练习了很久也弹不出来。侯老师说:“学习这些乐器是极需要天赋的。侯老师向我们表达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担忧,希望我们青少年积极参加类似的活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600字 初一 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