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_400字

暑假_

0
0
400字 小学 周记

2007年7月8日 天气:晴 心情:开心

“热死了!热死了!这鬼天气!”我抱怨着,“这太阳太尽职了!也不休息休息,害得我们受罪!哎!”说着,我从热水壶里倒了一杯水(用玻璃杯盛)。这杯水热气腾腾,我怎么喝地下口呢?家里又没有冰块呀!什么?放在那儿自己慢慢冷却,我是又热又渴,哪里等得急啊!用自来水浸泡?太阳早把自来水晒热了,浸泡了也是白浸泡!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哎呀!真是急死我了!此时的我早已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无意中我看到了冰箱,犹如看到了救星。我特地把水加满,还严严实实地盖上盖子,连忙把这杯滚烫的水塞进了冰箱的冷冻盒。啊哈!我这回可开心了!心想:这办法绝对是“绝世之策”,等爸妈回来好好告诉他们我的好办法!他们肯定会眉开眼笑的!想着想着,我得意洋洋地迈着方步走来走去,“欣赏”着我的“绝世只之策”。

妈妈回来了,我笑眯眯地迎上前:“妈妈,口渴吧,我给你拿冰……”话音未落,只听“砰——”的一声,冰箱里传来一声巨响。我紧张地冲过去,打开冰箱一看,眼前一片惨状,冷冻盒内玻璃碎片四处飞溅。

啊!我忘记了“水结成冰后体积膨胀”的道理。

写暑假的作文_作文

1200字以上 高一 叙事

写暑假的作文_高一作文

写暑假的作文

“悲壮”的暑假

盼之,盼之,那梦寐以求的暑假啊,终于在我们朝思暮想的期盼中,姗姗而来……

其实,还没放暑假,我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加入同学们畅想暑假计划的阵营,与他们一起大话暑假。平常上学时,同学们表面看似波澜不惊、稳如泰山,实则内心早巳波涛翻滚、风起云涌。他们或是慷慨激昂,或是若有所思,或是静静聆听,但每个人心底的小算盘都打得啪啪响,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好像脱笼之鸟一般兴奋。我也本打算悠闲地度过这个暑假,可谁知……

必须加入补习班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听闻这个“噩耗”,我马上变成了霜打的茄子,刚刚还阳光灿烂的表情瞬间就凝固在脸上,然后迅速瓦解,最后,只剩下愁云惨雾,所有的高兴劲儿都灰飞烟灭,可不是嘛,这下,精心谋划的计划全都泡汤了啊……

随着补习班如火如荼地开课,“悲壮”的暑假也拉开序幕。刚开课的前几天,老师们极力规劝我们“既来之则安之”,可是我们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上课无精打采,下课想方设法地“越狱”。但几次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于是乎,同学们上课时更加闷。唉,听着老师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说,我叹了口气,然后一咬牙一跺脚,抱着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态在结束了期终考试后再次投入学习中。不过,悲壮归悲壮,在学习中,我发现自己的心情越来越平静,已不像当时那么“义愤填膺”。可惜,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为期一个月的补习已接近尾声,对暑假的美好畅想再次上演……

结束了补习班,剩下的一个月,也足够让我心情大好一我开始琢磨着天天睡天天玩。不曾想,一心望女成风的老爸老妈又声泪俱下地与我促膝长谈,让我感受他们的不易,以鞭策我能努力学习、冲刺初中最后一年。无奈,身挑重担的我再次单枪匹马地闯入学海之中,努力找回当时平静的心态。朋友们得知我仍悲壮地浸在无边苦海里,只能拍拍我的肩膀,道一句:节哀。我既无语又无奈,但仍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有时候,在深夜的时候,手捧着一杯咖啡,头昏脑涨,却感到无比充实。

还好,九年级终于来了。真的第一次感受到,曾经那么面目可憎的9月1日的日历牌是那么和蔼可亲,犹如挥着翅膀的天使一样圣洁美丽,来拯救无数像我一样可怜的孩子。

就这样,“悲壮”的暑假到此为止。

这个暑假,我没有用名胜古迹来充实我的阅历,没有太多笑声环绕身边,只有老师抑扬顿挫的语调和父母的鞭策萦绕耳边。悲哉,暑假!但,此“悲”非彼“悲”,其中深意,只有我懂……

佳作点评

文章将暑假期间“我”的心情写得一波三折,刚开始满心期待,后来愁云惨雾,接着心情大好,可转眼又“沉浸在无边苦海”。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及不少成语和古诗词,这些使得文章增色不少。作者以简短的语言刻画了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使作者的经历和心情变得有声有色。从这些方面都可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本篇高一作文是由范文先生网收集于网络,欢迎浏览!我有时会想:如果有通往天堂的电话那该多好啊,那样我会对天堂中的舅舅说:“舅舅,我好想您,您现在过得好吗?您在哪里寂寞吗?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喜欢帮助别人?”

舅舅,当得知您发生意外的不幸消息后,我立刻呆了,这个噩耗如同千斤重的铁锤一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心如刀绞。我曾怨恨上天为何如此无情,生命为何如此脆弱,一个鲜活的生命顷刻之间就这样没了。那几天,我的精神恍恍惚惚的,回想起小时候,您总是喜欢用您那结实宽大的背载着我到处玩耍,您那憨厚慈祥的笑容,至今仍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舅舅,您是不是嫌累了,是不是想在天堂里享清福?

每当我遇到困难不知该怎么办而掉眼泪时,就会想起远在天堂中的您。记得在我小时候,常常哭鼻子,每每这时,您就会亲切地对我说:“快成大姑娘了,哭鼻子会让人笑话的,有什么事跟舅舅说说,咱们一块儿想办法。”人们常说:“好人会有好报。”可您这么一个大好人为什么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走了呢?如今我不开心不高兴的时候,再也没有人逗我开心了。每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就独自一人仰望天空,仿佛从蓝蓝的天幕上看到你慈祥的面容。舅舅,您是否也正站在云端看我呢?

亲爱的舅舅,您在天堂能知道我在想您吗?我现在已经不是那个爱哭鼻子的小姑娘了,而已成长为一个对生活充满向往和热情的大姑娘了,您不要担心。

亲爱的舅舅,您在天堂过得好吗?我真的好想您,好怀念过去和您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舅舅,您在天堂一定要过得快乐啊!

消散了,还有些温暖

作者/刘慧

落叶肆意纷飞的季节,天空惨淡无云。一束青青的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一阵冷风吹过,炊烟曼舞在空中,勾勒出那些已黯淡了的记忆。

在城市里,是看不见青青的炊烟的,毕竟没有人再用土灶了。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炊烟,却不是记忆中的那样。记忆中的炊烟是青色的,那是带着饭香的,带着暖意的烟雾,弥漫在房梁上,使整个屋子都溢满了幸福。这样的“人间烟火”早已在城市里销声匿迹,再也捕捉不到,甚至连它存在过的唯一痕迹,那微微的温暖也不在了!

那天我放学回家,站在楼前,一抬头,一束炊烟从楼上升起,就那样缓缓地蔓延,我惊呼着爬上楼,看见母亲坐在板凳上,弯着腰,正摇动手中的扇子。她说,天冷了,把炉子升起来,屋里会暖和些。我就站在她身后,烟雾使她的身影有些模糊,但瘦小的轮廓依稀可见。母亲老了,她33岁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她比和我同龄的孩子的母亲年长些。我就这样站在她身后,这样看着她,弥漫的烟雾使空气变得温暖,值得庆幸,那天没有风。

忆起童年,似乎农村生活总笼在炊烟中,宁静而温暖。当冬的天空刚刚将夜的黑褪去,炊烟就悄悄升起了。厨房热闹起来,母亲的身影在烟雾缭绕的厨房里显得格外高大。我蹲在厨房门口刷牙,屋里的炊烟溢出来,带着浓浓的暖意。于是,我洗刷完毕后,就偎在烧锅的爷爷身旁,入冬的冷意便荡然无存了。

或许长大真的是件可怕的事,人长大了,心也复杂了,思绪飞得更远了,也就忘了身边的事物。不知从何时起,我和母亲之间的话少了起来。繁重的学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母亲始终在操劳、料理家务,也变得话少了,是怕影响到我的学习才沉默的吗?也许吧。我经常在夜晚写字时停下来看着旁边床上熟睡的母亲,以前都是我看着她操劳的背影睡去,而如今,她却看着我苦读的背影入梦。也就是在这种微妙的沉默中,我学会了体谅,学会了爱。我爱我的母亲,我爱我的家。这也许就是成长留下的痕迹。

再次见到炊烟,是爷爷病危的时候,正值我初三紧张的下半学期。我毅然回去了,回到爷爷身边。我坐在汽车里,车颠得很厉害,而我的心也沉重得厉害。透过车窗,老远的,一束炊烟直立在房脊上,风吹过,肆意曼舞在空中,我的心不由猛然一热,到家了呵!

我坐在爷爷的床前,睡着的他呼吸沉重、沧桑。奶奶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炊烟飘出来,仿佛记忆中爷爷老远的呼唤似的。暖暖的烟扑在脸上,湿湿的,碰到冰冷的脸蛋化成一滴滴细小的水珠,每一滴水珠都可以在这朦胧的烟雾中折射出曾经的那些画面。爷爷喜欢待在灶边,他说暖和,我喜欢依偎在他身边。他喜欢用宽大的手掌抚摩我的脸,虽然粗糙却温暖。而如今我就坐在他的床前,他却没有力气再抚摩我……炊烟太浓了,在烟雾中,我视线模糊,但心里依旧温暖。

爷爷过世后,我回到城市里。一个人抬头看天空惨淡无云,总觉得天空太过空阔,世界太过寂静。越孤单就需要越坚强,我学会坚强,学会独立,也许这就是成长留下的痕迹。

记忆中的炊烟,消散了,却还有些温暖。我突然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

(安徽省宿州二中高一〈8〉班)

(指导教师张维维)一本书,一个世界作文

浙江镇海中学一年级郁子威

从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蜷缩”在母亲的怀中,直到有一天,体内蛰伏的对于自由的渴望开始躁动,我才不断地虚构着属于自己的世界,有意无意的,不羁的青春化作一条河,流淌在我与母亲之间。直到一本一本的书将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我终于明白,在母亲的眼中,我们永远是小孩。

“你目送我离开,其实我并未走远。”

初中的时候,我便读过龙应台的《目送》,现在重读却有了不同的感悟。人生就是无数的离别与重逢。文章中记叙了许多个母亲与儿子离别的场景以及儿子与父亲之间的陈年旧事,读来有丝丝酸楚和淡淡的无奈。

作者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读到此处,深感:世界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永远将自己的背影留给深爱自己的人。岁月侵蚀了曾经的一切,老屋与母亲将一同慢慢地走向暮年。是否还记得,曾经的岁月里母亲曾无数次拉起我们稚嫩的小手,在小镇的大街小巷里留下足迹?()走着走着,在我们渐长的个子中,母亲显得越来越矮,曾经稚嫩的小手大得足以抓住母亲的手,而母亲的手慢慢地从光滑到粗糙,如晚秋的枯叶。此时,我们不再拘泥于母亲手掌中的一方小天地,我们的步子大了,我们的心远了,我们想挣脱母亲的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母亲的心累了,人倦了,能做的就是守着老屋,一次次地目送我们的背影渐渐远去。

对于用生命作为养料浇灌着我们的母亲,当我们的翅膀足够硬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忍心一次次留给她的仅是背影?我们可以用离别时的拥抱、眼神里的留恋、握手时的温暖,告诉母亲,你目送我离开,其实我并未走远。

童年时,你带着我看世界;你老了,我陪你找回曾经的岁月。

记得《十七岁》的最后一段:经过圣约翰学院,在一株巨大的栗子树上,我发现一只长尾山雉,兴奋地指给华飞看,他却转过身,一个快步离我五步之遥,站定说:“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是个没见过世面的5岁小孩。”

岁月不断销蚀着母亲的记忆,往昔如流水般从母亲指间流去,想紧紧抓住却无能为力。曾记否,牙牙学语的我们对于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一颗活泼的心因太多的新事物而躁动。我们常拉着母亲的衣襟,问:“这是什么?为什么?”母亲幸福地微笑着,耐心地回答着。如今,面对母亲如孩子般兴奋的提问,我们更该像当年的母亲一样回报以耐心和微笑。也许母亲希望的就是通过这样的行为,寻找失落的回忆,重温那段她认为最幸福的时光。

慢慢合上一本本书,在弥漫着母爱书香的世界里,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一本书如同一个世界。

当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所构建的世界完美无缺时,其实只是我们为“满目苍夷”的自我世界掩上了一层华丽的薄纱。直到我读完一本又一本书,看到一个又一个世界,才意识到,我们那所谓的自我世界其实只是青春期的产物,而书才能使我们的青春世界更趋美好。就如同一个不羁的孩子,他读完《目送》后,终于明白:在母亲的眼中,我们永远是小孩,但不知何时起,当她更像孩子时,请把时光录像机调到倒带模式,让我们陪她在往昔岁月中再走一遍。

(指导教师高培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小学
周记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