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以整数的教案
【篇一:分数乘以整数教案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教案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内容分析:可从已学的整数乘法乘法的意义架桥梁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学生容易接受,然后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写算式,联系实际说意义,进而总结计算方法,在围绕重点和难点提升练习。
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会并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在五年级时还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乘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并不难,但本班学生人数多,学习习惯不太好,计算粗心大意。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一)激情导入
出示复习题。(课件)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二)自主尝试
1.计算
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三)合作探究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四)展示交流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按简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练习提升
(1)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2)口答列算式:
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计算:
先让学生讲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若乘得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篇二:《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与说明】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八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通过知识的迁移,经历观察、讨论、交流、推理、验证等教学活动,主动建构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与推理能力,并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
3.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难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下面我一起来做几道口算题来回忆一下。
出示口算题,要求不读题,直接抢答:
⑴3333333333+=?⑵++=?⑶++??+++=?(21个)10
学生感受到用加法计算麻烦。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让学生体会到用加法的麻烦,增加加数个数后,逼着学生用分数乘整数计算,感受到分数乘整数计算的方便,并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二、新授。
⒈探究算法。
出示课本例1的线段图,让学生独立计算。
⑴小组初探。
⑵讨论算法。
讨论第二种方法时,引导学生体会到:既可以用小数0.3表示,又可以用分数3表示,看来分数与小数有着奇妙的联系哟,数学真有趣!10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面对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与旧知识的联系解决新问题,比如乘数与加法之间的联系——二年级学的整数乘法口诀在分数乘法中也能用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感受到数学各种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数学就是一张“奇妙的关系网”。】
让学生感受到前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当整数比较大时,用加法的第一种方法麻烦;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第二种方法也不合适。
⑶理解算法。
提问:思考第三种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
小组讨论。
=米1010
计算是不要写出来。
⑷总结计算法则。
让学生相互补充,完善。
⑸及时巩固。
完成书本第39页的“练一练”。
三、辨析。
提问:老师觉得分子、分母同时乘3才公平呢?你觉得呢?
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学生中一些典型的错误,应该让学生辨析,明白其中的道理,经历“释疑”的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四、感悟。
学生完成后,逐一评价。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分析第③题时,教师两出示“先乘后约”、“先约后乘”两种不同方法和一些错误的例子,让学生比较。讨论、体验先乘后除,还是先除后乘。(让学生及时订正)
【设计意图:先约分后乘的价值不是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自己感觉到数字较大时,计算麻烦、易错,感受到“先约后乘”的好处。】
五、提速。
1.抢答:
做完问:有什么发现,再举一个类似的。
第二组:
做完问:有什么发现,再举一个类似的
第三题开放后,总结分母是整数的3倍即可。
做完问:有什么发现?结果有的是真分数,假分数,整数,拓展学生的认知,将潜意识明显化
2.比照
的问题
3.提升
3+324+466+35
做完问:有什么发现,再举类似的一组,并总结,数学就是奇数,分数加法和乘法,整数、小数、分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组练习,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整数计算的感悟,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六、总结。
在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与旧知识的联系,感受到数学各种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数学就是一张“奇妙的关系网”。
【篇三:《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分数乘整数》一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引入信息窗1。(课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图)
师:同学们,老师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老师班里有
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他准备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这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用多少材料,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
2.交流信息,列出算式。
师: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随学生发言依次板书算式。追问:每一种列式各是怎样想的?
怎么知道求6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那么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
3.拓展、丰富认识。
谈话:如果要做个大一点的风筝,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风筝的尾巴是由9根布条做成的,每根布条长
需要多少米布条?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777777777++++++++
明确: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尽管乘法简单,乘法是在加法的基础上得到的,所以有了乘法,可不能把加法忘记了。
【设计意图: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为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服务的,在教学中,从做风筝尾巴要用多少米布条的实际问题为起点,
强烈、鲜明的对比,学生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用乘法算式表示的优势,由此进一步强化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有了乘法,可不能把加法忘记了,有了新朋友可不能忘记老朋友啊”,通过教师的小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提升了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二)认读分数乘整数算式。质疑:在这些乘法算式中,和127是什么数?(板书:分数)612
和9呢?(板书:整数)这是什么样的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能不能再举出几道这样的题目?
学生举例,老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列举算式,自己提出研究内容,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确了探究方向;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探究素材。】
(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相机让学生把几种典型做法板书在小黑板上。
2.小组内说想法。12
3.算法交流,分析比较:黑板上有序板贴学生的不同做法:1
2
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几种不同的做法,只看结果,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明确:第④和第⑤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结合实际情况,所需6根布条总长度不能小于或等于一根布条的长度。
(1)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
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来的?
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
(2)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注意充分挖掘文本资源,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产生了多种算法,有效地
落实“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用分子1去乘6”,这是理解的难点,在这里,教者不断地“追问”,看似多用了时间,多费了笔墨,实则提升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面总结计算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二)组间交流:说说计算的道理。
(三)全班交流:
1.请1位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板演。
2.说计算道理。
3.质疑:
为什么不用第①和第②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体会第①和第②种方法或有局限性,或者麻烦,所以用第③种方法较普遍,适用于任何一道分数乘整数题。)
4.学生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通过亲身体验发现了计算的一般方法,达到了真正理解的目的。】
三、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
①质疑:怎么这次的做题速度明显落后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使
学正步
早饭过后,我们立即回到训练场地去,原地下做。
“嘘——!!!”
我们立即起立,看向那个吹哨的总指挥,然后待等一会,我们开始了集训。
“今天,我们要学走正步,这也是我们最后一个要学的步骤,也是最重要的步骤!”此时此刻,我想起来那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上,那几个军人,稳稳地走着正步,并且只有那几十个军人整齐的正步跺脚声,全场肃静!
随着教官的演示完毕,我们也开始原地学习。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坚毅的目光,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我们一定能赢!
相关推荐
-
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争执一天,整数、分数与小数为了争论谁的功劳大、用处多而大吵了起来。整数说:“你们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哪里有我的简便?在付钱时,有谁见过说会付零点一元或二分之一元的?现在都是一元、二元或是几角几分的。”小数说:“去、去、去!有时要弄得很详细时,都是用我们的小数。例如:他的身高为二点一九米,或者说这条路宽五十五点五米。”分数却说:“你们俩呀,也都不看看自己的缺点,很多时候你们实在是没有我强!请问三分之一块饼干,用你们整数与小数怎么来表示?”,“你这个没用的吹牛狂”。。。。。。整数、分数与小数,三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说的唾沫星四溅,分不出谁是最大的赢家。。。。。。这时,未知数X先生恰恰路过这里,看见这样的情景,便停住了脚步。它皱皱眉,说:“你们都别吵了,你们都是我们数字家属中的一分子,你们各有所长,也都有自己的短处。你们若是做朋友,就可以用自己长处去弥补别人的短处,反之,你也会因为有自己的不足而受到别人的帮助!”整数、分数与小数听了X先生说的话,都惭愧地低下了头。由于整数、分数与小数听从了X先生的建议,大家和和睦睦,彼此之间也相敬如宾,在数字家属中屡建奇功,为推动数字文化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500字 二年级 叙事
-
听《整数÷整数=小数》有感听《整数÷整数=小数》有感由于是在西安授课,所以吴老师就聊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一件事,李强、张红、刘力、王刚一起吃饭,王刚先付了100元,找回3元,四人AA制,每人应付多少钱?话题是当地的事,学生感到亲切。老师叙述,学生自己记录,培养学生的听写记录能力,也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列出竖式后,发现还余1元钱。1元钱怎么分?吴老师告诉大家,可以画图、写竖式、叙述等形式都可以。目的是解决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果然,学生有100÷4=25分,有1元=10角,10÷4=2角……2角的,2角=20分,20÷4=5分的,也有画图的。但不可能永远用复杂的算式,吴老师点拨,能不能把复杂的图式建立在一个式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复杂的横式及图形都可以写在竖式中。学生提出竖式中不能有单位,老师把单位去掉,小数点就顺其自然,粉末登场了。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接着吴老师又写了两个式题,51÷2,9.7÷4,学生做了后,又让学生根据式题,编了大量的生活应用题,便于学生坚定自己算法的正确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后又撇开场景,单纯数字来说算理,学会归纳与综合。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不停让学生说问题,有问题就问,有学生就想了,一直分不完怎么办?有的学生说到用循环小说,四舍五入法,探讨式教学,真的余犹未尽……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900字 叙事
-
分数啊分数钜惠双十一,购课5折!邀请好友购课,每人可获90元返现 分数啊分数,我是多么喜欢你啊!因为我只要多得了你几分,我的面前就会到处出现笑脸,到处听到有人夸奖我,到处有人向我祝贺。你让我感到了光荣,感到了快乐,感到了自豪! 分数啊分数,我又是那么讨厌你!因为我仅仅少拿了你的一分,就会整天提心吊胆地走路过日子。那个时候,父母的脸会变得非常不好看;老人就会不停地唠叨,就会像那永无休止的“电视连续剧”一样,天天陪着我……为了你,我失去了多少个双休日。你害得我没有了自由,没有了一个做孩子时期的游乐天堂…… 分数啊分数,为什么你要在这世界上存在?为什么你要取走了我的一切?难道就是为了让人变成一个书呆子吗? 分数啊分数,我既爱你又恨你!350字 二年级 叙事
-
分数啊分数......“分数”,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它向来就是我们学生的“命根”,没有了分数,就等于没有了一切,爱好、好处……只要分数远离了我们,什么都会离我们而去……也不知是谁立的“好规矩”:评价一个人的好坏都用分数,只要分数牢牢的握在手,你就成了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只要你稍不留神分数从你手中溜走,你就立刻变成不择不扣的坏家伙……别人问去学校干什么,你就会大声的回答:成长!那该多好啊!可是,这完全是个空想……现在的学生上学就是为了挣分,人人必须像挣钱一样卖命、刻苦、努力……家长一开始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校目的是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不知都怎么的,一个个的思想渐渐开时扭转……所以就会出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老师也不会理解学生的苦衷,每天还要兑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人人都说,老师和家长的心都是一样的,怎么不一样呢?都是为了分数。分数,可以决定很多:在家长眼中的地位,在老师眼中的地位,在同学眼中的地位,在亲朋好友眼中的地位……甚至可以决定一生的命运,考大学时需要分,并且是高分……总之,分的作用无处不在……因为分,未来还可以更加辉煌,可是我们并不愿意呀……有了分,在所有人眼中都有了地位;没有分,在所有人眼里就会不堪……分数啊分数……你害得学生好苦啊……可是这一切向谁去诉呢?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家长的期望,我们还是要在学校里没完没了的挣分……五年级:胡宇航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分数啊分数分数啊分数,我是多么喜欢你啊!因为我只要多得了你几分,我的面前就会到处出现笑脸,到处听到有人夸奖我,到处有人向我祝贺。你让我感到了光荣,感到了快乐,感到了自豪!分数啊分数,我又是那么讨厌你!因为我仅仅少拿了你的一分,就会整天提心吊胆地走路过日子。那个时候,父母的脸会变得非常不好看;老人就会不停地唠叨,就会像那永无休止的“电视连续剧”一样,天天陪着我……为了你,我失去了多少个双休日。你害得我没有了自由,没有了一个做孩子时期的游乐天堂……分数啊分数,为什么你要在这世界上存在?为什么你要取走了我的一切?难道就是为了让人变成一个书呆子吗?分数啊分数,我既爱你又恨你!250字 二年级 叙事
-
北师大版数学下册《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首先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和三个相同分数相同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分数乘整数做好准备。然后,通过例题,结合直观图,采用加法与乘法对照的方法,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具、学具】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学具准备:画图纸、刻度尺、铅笔等相关绘图工具。【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一)出示复习题。1.口答:5个12的和是多少?10个23的和是多少?4个0.5的和是多少?2.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3.计算: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二)引出课题。象上面的题求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的和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二、探究新知。(一)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指名读题。1.分析演示:每人吃个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个,三个人吃了几个个?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个。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个?(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个),(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4.概括总结: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二)教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PPT出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观察结果: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3.概括总结: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根据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按简便方法计算。(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反馈练习:1.看图写算式。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的意义各表示什么?2.口答列算式:=()×()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
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_教案教学设计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教学内容:教材第65~66页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及运算法则、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正确掌握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整数计算法则与小数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进行验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整数和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加深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并能验算。二、复习意义和法则1、复习整数四则运算意义。提问: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什么?谁来说一说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各是怎样的?结合学生说明的意义,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注意减法和乘法举例联系加法,除法举例联系乘法。2、提问:你能根据刚才整理的知识说一说整数四则运算之间的联系吗?3、做“练一练”第1题。指名学生说一说。减法对于加法、除法对于乘法各是什么运算?4、做“练—练”第2题。(1)做第(1)小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加法题和减法题。口答得数,老师板书。提问:计算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有什么共同特点?计算整数减法和小数减法有什么共同特点?大家把黑板上的加、减算式比较一下,再想一想:整数、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出: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并且都从个位算起。加法里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里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十再减。(2)做第(2)小题。指名两人板演列竖式计算,分别做乘、除法。学生分两组,分别完成乘法和除法计算。集体订正。提问:整数乘法和除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乘法和除法计算和整数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出:计算整数乘、除法都要按法则进行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再根据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在积里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来除,同样注意小数点的处理。5、学生练习。(1)计算:2637+85142-7.51.4×152.4÷12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2)做“练一练”第3题。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算。提问:谁来说一说,在计算时有。和1时,有哪些规律?三、复习四则运算关系1、整理四则运算关系。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5页上的填充。提问:加、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乘、除法算式之间呢?(老师板书)2、学生练习。(1)提问:四则运算的这些关系有哪些应用?(2)做“练一练”第4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四组,分别做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要求说说各是依据什么来验算的。四、综合练习1、口算练习十二第2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口算结果并板书。引导学生讨论,说说每组计算有什么规律。2、做练习十二第3题。要求学生一组一组题填符号,然后思考在乘法和除法计算里,你发现结果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说一说发现的规律。3、做练习十二第4题。让学生估计得数,并说明想法。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认识了哪些内容?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题和第5题。家庭作业:练习十二第4题。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分数月儿无私地笼罩着大地,淡淡朴素的白光轻轻为这一个乡村掀上一阵轻如浮云的白沙。旁边零星点点,金光闪闪,雀跃又儒雅,兴奋但矜持,像几个宫女围绕在一个羞答答的月儿公主身旁。是夜,我一个人坐在一个暗如地狱的海湾。谁说地狱只限于酷热?我说地狱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冷漠。望着一波接一波的碧波,我有点自嘲地摇了摇头,不是说好不准在意的吗?回想着早上时老师看我疑惑地眼神,朋友的声声低语,吼下深处似乎有一种涩苦难咽的东西……七十分。我这次把华语书写考烂了,原本每次都在八十分以上的标青成绩,如今,只有七十分。鲜红如血的分数像是把我刺伤,扎伤,甚至是割伤。只因为我把最重要的部分写离题了。我无奈,我也不想,想到老师一副对我痛心的模样,我整个人瘫软了下来。身为一个坚强的人,我谨遵书上所说的每一件事——强颜欢笑,把痛苦抛一边,对朋友说“我没事。我很OK。”,再把眼泪辛酸埋在心底,等待下一次考试的时候……这就是坚强的表现吧?人生一次失败,在别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事,但在自己眼里……痛心疾首,都无法形容。也许你会说我是个温室里的小花,也许你会非常看不起我,更也许有几分潇洒的人会嫌我太过执着……但,这一切,全都是生命的来回。头一次,头一遭,完全无预料的。我知道自己不够坚强,所以,我才会来到海边,我才会独自疗伤。坚强的人会忘记悲伤,重新来过;可惜我不是。眼前尽是茫茫大海,虽然没有灯光,看起来是黑色无亮的,正如我的心,迷迷蒙蒙,脑袋昏昏,怎么也恢复不过来。慢慢的,静静的,许久的,我哭了。眼泪一颗一颗随着我的脸颊滑落,也许有星星零点的光把它闪烁起来,但我无暇欣赏。大海一波接一波,眼泪一滴接一滴,循环式,轮回式,人生,都是这样。来来回回,最终会发现自己还是会站回起点。我的心狠狠地被绞着,好疼好疼。我不是圣人,我也不是铁打的人。也许你看到的我,是个文静,温雅,可是会皮毛的跆拳道,坚强却不失礼貌的女孩,但是,有谁知道,我也有脆弱的一面。在受伤过后,只有独自静静疗伤,才能回到起点,重新再来。静静听,静静用心听。那是海风吹来的声音。没有味道,却有旋律;没有调子,却有节拍。它是如母亲般伟大地掠去我的眼泪,忽略我的成就,抚摸我的伤口。不需要顶级的音乐家,只需要天然的创造者。静静看,静静用眼看。那是海水递来的浪花。虽然在晚上的浪花很少人会瞧见,但它还是静静绽放,随着海风,它慢慢却一闪而过地开了。抓不住,摸不到,那是我最喜欢的花朵,只因它不需要任何的绿叶来衬托。一阵微风再度掠过,好像在对我说着什么,我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我懂了……天然的声音不需要音乐家,天然的花朵不需要绿叶,那么,天然的作文也不需要分数!我写那篇作文,是纯天然,纯手工……不需要一个评价来抬高它自己!也许,分数只是会让它表现得更加庸俗!我不需要为了那么几十份,而改变我的创作思维。我不需要音乐家,我不需要绿叶,我更不需要分数,我只要一个挣脱世俗的自由。分数,说穿了也只是个发上的金叉,越美越值钱;而自由,则是天空里的白云,随风而飘,却不随波逐流,想下来的时候,就化为雨,落凡临地。我知道,我对成为白云这个境界还差了许多……但是,我会进步。就算遇到四十分,甚至是不及格,我也要相信自己,自己的作文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只有抓住自己的才能,经过一连续的失败,才能成为白云,遨游云间,成为羡煞旁人的逍遥人。我也明白,我不愿意成为普通白云,因此,我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成为一道由云反射而成的彩虹!我不哭了,刹那间,我站起来。我发誓,我要成为一朵会展现七彩的白云!一道人见人惊的绚丽彩虹!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整数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读数: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写数: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3.3084000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860个一组成。4.“四舍五入”法:4、3、2、1、0舍去;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5.用“=”和“≈”的区别:7580000=758万7508000≈751万9000000000=90亿9420000000≈94亿省略与改写:958500652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95900000000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是:959亿6.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0不能作除数。比如:5÷0不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又如: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8.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要乘几或除以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0除外),商不变。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商也变大。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反而变小。180÷30:可看作180除以30或30除180。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在笔算除法时,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想这个整十数乘几,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数,就商几或用几试商。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二、空间与图形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钟表每一小时是30°,比如2小时的夹角就是60°。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四边形内角之和是360°。∠1和∠2如果在同一条线的同一侧上,就是两角成平角,∠1+∠2=180°。3.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5.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画高线要用虚线,并做出垂足记号。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7.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8.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4个直角。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三、熟记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路程÷时间=速度总价÷数量=单价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
-
乘飞机乘飞机暑假到了,我非常的高兴,爸爸回来接我到山西玩。因为这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我的内心充满了飞翔,我企盼这事能早一刻到来。我们提前一天到达昆明,昆明的夏天雨真多真大,一整夜都下个不停。第二天我们早早的冒着瓢泼大雨到了机场,我们首先在售票大厅办理登机手续,我望着宽敞明亮的大厅,熙熙攘攘的人流,心中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这是第一次乘飞机出省,爸爸看着我忐忑不安的表情,微笑着告诉我说:“咱们的昆明机场跟上海虹桥机场一样是国际机场,有国际航班起降,所以你会看到许多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旅客,咱们去办手续,不用紧张!”,办完行李托运手续拿到登机牌后,我跟上爸爸来到了安检口,只见人们都排成一条条的“人龙”,很有秩序的逐一通过各个安检口,轮到我们时,爸爸带着我通过标有黄线的等待线,与前面的旅客保持相应的距离,来到X光检测口,我们遵照地勤人员的指示,将手里提的东西和衣兜里的所有物品掏出放入一个塑料小盆里,让它从输送带上通过仪器检测区,我们空着身也同时通过另一仪器检测口,并接受了安检人员手持仪器对全身的扫描和检测。这一切完毕后,我们便按照登机牌上的指示到5号候机厅等侯乘机。我透过候机厅高大的落地玻璃窗,看到瓢泼大雨中一架架模糊的银鹰,显得那样高昂和神秘,我的心又开始有些忐忑不安起来了,这时爸爸给我讲起了外面世界的许多趣事,使我紧张的心情略为放松了些。到了登机时,我们按照播音员的提示跟着人流排对上了一辆客车,爸爸说这是机场专供接送旅客用的大巴,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确是一辆很特殊的车,车厢很低,非常宽大,但座位很少,司机在前面与我们只隔着一层玻璃。透过车窗朦朦的雾气,我们都感到很冷,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乘坐的飞机前,这架飞机真大,比我第一次乘坐的那架飞机大多了,长长的翅膀向两旁伸张开来,足有40米宽,翅膀下各有一个直径约2米的发动机,走到它跟前,我们所乘坐的车显得是多么的矮小呀!在地勤人员的引导下,我们冒雨一溜小跑的顺着飞机悬梯登上了飞机,进入机舱后,飞机里好暖和呀,不象在外面那般的冷。我坐在靠窗的座椅上,在我的右后面就是飞机的右发动机,我心里还是特别的紧张,人们在几名乘务员姐姐的招呼下完全就坐后,大家就开始专著的倾听波音员姐姐甜嫩的嗓音在介绍空中旅行的安全须知,并随着乘务员姐姐的示范扣好安全带,关掉手机,等待飞机的起飞。不一会儿,飞机就移动了,沿着跑道滑行时,发动机加大了轰鸣声,飞机突然象箭一样往前冲,我感到身子往后倾,全身重重的压在椅背上,正当脑中一片空白时,飞机已经斜斜的向上飞起来了,我感到身体也斜斜的起飞了,就象坐海盗船向上腾飞一般,这时爸爸给我指看窗外的情景,啊!地面的房屋、汽车、田野就在我的脚下,显得那么的矮小,滇池就象一条细长的水带,碧绿得招人喜爱,昆明城渐渐的显得小了,模糊了……,我们的飞机在滇池上空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便径直向北面飞去,刚开始,我觉得头有点晕,后来飞机飞稳了,也就不觉得怎样了,咦?怎么天上没下雨?原来我们已经飞到了云层上面,这里就象在外太空一样:深邃蔚蓝的苍穹,刺眼耀目的太阳孤零零的挂在天际,飞机下面是一个棉花般的世界,白白的厚厚的云团,使我不由想到了电视剧《西游记》里悟空大闹天宫的神仙美景。眼看着窗外的美景,耳听着乘务员用中英文播报着:“各位旅客,我们的飞机巡航高度在9千米,将飞越四川、重庆、陕西、河南、最后进入山西,途经秦岭、关中、黄河和吕梁山脉,整个空中飞行时间大约需要2小时50分”,此时,我紧张的心情随着飞机飞行的平稳后放松了许多,我一会要爸爸带我上卫生间,一会又跑到其它靠窗的空位上坐,一小时后,大约到了播音员所说的秦岭了,低头向下看,好美呀!一座座山峰就象沙盘地图一样,在蓝天白云下青绿可见,公路就象白色的蚯蚓一般,细小蜿蜒伸向远方,啊!祖国的山河是多么的美丽、富饶而辽阔呀!!飞过吕梁山时,黄土高原上一块块平整的庄稼地和一片片,一岭岭荒芜的黄土就象大地母亲身上雕刻的艺术品一般,显得是多么的苍凉与宁静……飞机终于下降了,黄土高原的地貌越来越清晰了,可以看到北方的汽车在公路上飞奔,农民伯伯在地里劳作,房屋象火柴盒大小,窑洞一溜溜的整整齐齐。下降时我有轻微的风飘飘然的感觉,飞机降落到地面的瞬间有很大的声响和震动,是轮子与地面接触时留下的,我的身子很有压迫感的向前冲,真够心惊胆颤的了!我们终于平安降落到了太原机场!这次旅行进一步锻炼了我的胆识和意志,增长了我的见识,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增进了我的爱国热情。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识的力量真是无穷大呀!1200字以上 高三 抒情散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