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嫉妒550字

说嫉妒

550字 初三 议论文

自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个典故便随着周瑜的经典遗言“既生瑜,何生亮”录入了《三国志》中,成为千古笑谈。

书中,周瑜睿智过人,却屡战屡败于诸葛之下,气急败坏,最终扬长而去。

这只是个很极端的例子,如果换一种角度看,嫉妒是于人有益的。

试想,如果周瑜当时不是病入膏肓,也许失败的挫折会激起他心中的斗志,成功仅一步之遥。

生活中,既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就难免“嫉妒之心人亦有之”。

晚清时,沙俄见欧洲各国瓜分中国政权,来了个趁火打劫;中国早期成立时,看不惯美国整天拿着原子弹晃悠,红着眼,硬生生的搞出了原子弹。

嫉妒永远不可能泯灭,这也许就是人性吧。不过,嫉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催人奋发的动力。

詹天佑留学海外,“嫉妒”别人的电车机器,骑着毛驴儿,造出铁路。造就造吧,一造不造出了个“大写的人”!在考试中,如果你“名落孙山”,别人却“榜上有名”,你会不会从此寒窗苦读,奋发图强?

有嫉妒,就不会自傲;不自傲,就会上进;有上进,就会成功。

有嫉妒,就不会倦怠;无倦怠,就不会想到与世无争,更不会碌碌终生。

就像一只蛹,啃食晶莹的树叶充实自己的生活,无忧无虑。直到它望见五彩斑斓的蝴蝶翩飞,打量着自己笨拙的身体时,它便有了嫉妒……

从此日复一日编织那梦想的丝,渴望有朝一日能破茧成蝶。不知过了多久,当又一束阳光射入那厚实的茧,稚嫩而轻柔的透明蝶翅已载着它飞向天空……

当嫉妒成为一种动力,便成了“既生瑜,也生亮”了,上帝的搭配可真是暗藏珠玑啊。

妒花开欲燃,琼珠碎却圆。

李四光为国争光

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3岁那年,李仲揆一个人到西湖新学报名上学,买了报名单后,忙中出错,误将年龄“十四”岁填入了姓名栏,再买份报名单吧,又没有钱,无奈他将“十”字添上几笔,便成了他的姓“李”,这样,姓名栏便写成了“李四”,受墙上横匾直书“光被四表”的启发,他又在“李四”后面添了个“光”字,这样李仲揆就变成了李四光。

李四光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在鉴定古生物蜒科化石、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和创立地质力学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李四光在科学史上的贡献,莫过于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他著有《地质力学概念》一书,认为地壳运动中发生岩石变形是由于地应力作用的结果。

1947年7月,他代表中国出席第 18届国际地质大会,第一次应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作了题为《新华夏海之起源》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地质力学这一由中国人创立的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