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1200字以上

梦想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看着这个叫人大跌眼镜的解释,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眼花了。在我的印象中,“梦想”该是很美好很崇高在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甚至升级为信仰的某种追求。可字典中的说法却与此大相径庭,两个令人失望的贬义词泼了我一头冷水。

这倒让我想起一句让人不置可否的话:“能够实现的叫理想,不能实现的叫梦想。”虽然此言似乎过于咬文嚼字,但初见之时便隐约有同感,现在看来也有些道理――起码同权威词典相吻合了。

由此,我更深感到权威中最无人情味的东西了。

那这样看来,花季里飘零的轻盈的梦,青春期狂野不羁的向往就真的无意义可谈了吗?

我十七岁,但我从不愿将自己定义在花季的集合里。我拥有少年的天真,成长的沉稳与困惑,享受着青春的阳光雨露和压抑的黑云,彷徨在幼稚与成熟的交界处,生活在新世纪的花雨之季。但我不屑于制造花季里所谓的浪漫与神奇以及矫揉造作的成熟。

我一向以为自己是个明智的理想主义者。我从不热衷于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离奇古怪的狂想――因此,我并未丧失年轻的创新力。

我总是不懈追求心中神圣而美好的理想,即使它无聊而幼稚――在一些人眼里。但终于,这世界磨损了我年少轻狂的锐气,令我无言以对。我才发觉自己一直神往的理想早已被现实的空气稀释成了轻飘虚幻的梦……

今年,我念高一。

在初中生眼里,我人高马大成熟稳健英姿勃发风流倜傥――虽然他们也在走我昨天走过的路;而在高三自称“过来

人”的学长面前,我不过是一只初出茅庐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的菜鸟――他们也不过只比我多吃了两年咸菜而已。

时间,看似简单的分分秒秒,但就在这沉默的平凡中往往会显现出惊人的神奇。

仔细想想,仿佛昨天还沉醉于初中生活的精彩,回过头来,明天即将拼向生命的抉择。时光马不停蹄地狂奔,我拼命地追赶。这三年不也将在耐心的拼搏中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去了吗?

青春在人生征途中跋山涉水,理想是惟一的行李,信念是永远的盘缠。我扪心自问:脚已踏上了旅途,你准备好这一切了吗?

我不喜欢总把理想挂在嘴边。我的双脚是踩在坚实的大地上,留下的是或深或浅的印迹,而不是在空中凌波散步。

可心里总弄不明白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为的是什么?内心深处隐匿着一个很平常的答案:为清华。但如果仅仅是为此而改变自己从而放弃了许多东西,我的生命中所得与付出又是否成正比呢?

又想起了初四那段永生难忘的经历。整日大家都在拼命地学,习题一本本地做。六月的漆黑色是很难再显出其它色调的,大家总把那时的生活看作一盘未放佐料的菜,我们偷着向里面撒麻辣鲜……

最终,我们在中考考场中忍受着令人窒息的酷暑结束了一切。当用力将最后一科考卷砸在桌上起身头也不回大步流星迈出去然后跟哥儿几个一起发泄似地狂吼时,大家心里都渗出几分说不出的失落感――数不清的努力最终仅由六张单薄而嚣张的白纸黑字来裁决么……

如今,在极度的紧张和放肆的松弛之后,我又回到正常的轨道上绕着心中的太阳公转。我很想极力呵护它,怕它哪天云飘零散成了“梦想”。我是不喜欢失败无聊的攻击的。

而我力不从心,接连几次的惨败,告诉了我竞争的残酷、付出的无私和收获的艰辛。爸妈怕得不得了,以为我会被现实挫得一蹶不振面目全非以至东山不能再起。其实有什么呢?这种刺激对于我还算新鲜吗?我早已打消了心中那份埋藏已久的虚无飘渺的梦了,因为它的不合时宜?

又翻开那本毕业纪念册,读着那句熟悉的留言:“……其实,学习与书法一样,需要心静……我相信你在高中一定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实现你的理想。我相信你!”

心静啊……

我笑了,很自然地。

感谢好友的勉励,我品味着父母的辛劳老师的期待,以及许多许多……

回首自己十年来的求学生涯,确是风雨兼程。我辉煌过,堕落过,挣扎过,沉默过,奋斗过,松懈过。走到今天,该庆幸的是我还保存着完整的骨骼。清华这个无数学子虔诚神往的圣殿在我心中时隐时现。我无法说清如今自己是否亦如其他人一样虔诚地追求着。我现在只想快乐轻松地活着,尽力去做好自己想做的和该做的事。对于失败,我已习惯付之一笑。

想法平凡得很,并非鸿鹄之志。但看看自己身后那串漫长曲折的足迹,方向是一直指着前方的。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

问谁又能做到。

我不再迟疑,也不再考虑梦想与理想是否一致。我的心很明亮,只想用充实自主的生命来书写心中的童话,并填满我追逐的梦。

朋友

900字 初三 书信

从小到大,我们的成长与生活,友情的陪伴使我们拥有快乐,拥有阳光,拥有真正的朋友仿佛拥有着世间的一切财富。因为快乐的同行,我们不怕寂寞;阳光的照耀,我们不怕黑暗;因为拥有财富,我们不怕贫穷!

管鲍之交为什么会被后世广为流传?原因是在于他们之间的真正的友情,一份令人感动,令人羡慕的友情。

在管仲未辅助齐桓公时,与鲍叔牙合伙做买卖,每次拿分红时,管仲总是比比别人拿多,其他人渐渐开始抱怨起来。可是鲍叔牙说:“管仲他的家境十分困难,要养活家庭不容易啊!”后来管仲当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当公子白的老师。当公子白(齐桓公)当上了齐国的王后,他本想重用鲍叔牙的。可是鲍叔牙却执意认为管仲比自己更有本事,就引荐给齐桓公。从此,管仲辅助齐桓公富国强兵,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而管仲也成为了一代名臣。管鲍之交的故事也被后人称颂着。

他们俩之间的友情建立在了一个相信、了解、帮助的基础之上,他们两个人彼此信任对方,了解对方,也都熟悉对方,在他们身上散发着朋友之间最真诚的光芒。从他俩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了朋友与友情的完美诠释。

但往往有些友情

为什么不能够长久?原因在于他们建立在利益之上。当某一方有侵害对方的利益行为时,两人的友谊将会在瞬间瓦解。两人也可能从形影不离变为水火不容。

A君与B君本来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但由于A君某一天发现自己的小名叫做猪宝宝的秘密被人发现了,还在班上广为流传,被同学笑她幼稚了,面子全丢,便怀疑起了B君,因为那个秘密A君只告诉过给B君听,并且前些天她得罪了B君。两人的关系逐渐变坏了,最后倒至A君与B君变成了势不两立的二人。其实,B君并没有透露秘密,只是有位同学路过A君家听见了她妈妈对A君这样称呼而已。不过这已不重要了。

什么为之朋友?像A君与B君那样的吗?绝对不是!朋友并不需要完全顺服于你,讨好你,而是相信你,关心你。友情的建造并不在利益之上,而是建立在真诚之上。能够建立在这之上的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而与这位朋友之间的友情就是你和他之间牵引的一条不断的线。千万别小瞧了它,它将可以带领你走出困境,走出黑暗,走进梦想的东西。

“朋友一生一世走,

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一杯酒,

朋友不曾孤单过,

一声朋友你会懂……”(选自周华健的《朋友》)

朋友,说声朋友你会懂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