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有感800字

读《三字经》有感

800字 初二 应用文

朗朗乾坤,得万古之灵气,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旷世之奇书,《三字经》横空出世!小子对此奇书甚有感触,即书一文,此亦个人之意,又亦儿戏之言,不可当真也!

何谓此书奇之?其一奇,以三言韵句成句,自成一体,易读易记,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人物、天文气象、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但是,我们要把《三字经》与当时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思考,正确地认识,主动汲其精华,剔其糟粕。

亲情、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孔融四岁就知道让大梨给长兄;黄香九岁便主动孝顺父亲而无怨无悔。

重视子女教育和历史教育亦是优秀的文化传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玉不琢,不成器”。这体现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三字经》还将整个中国历史浓缩在一起,易学易记,并且专门谈到学习历史的方法。

总之,这一切都表现了古代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但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于当时的历史与政治原因,造成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使《三字经》多了几分糟粕: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愚昧地认为有了“三纲”,就会形成君顺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妇顺的社会安定局面;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这些基本道德底线,不容打破。只是可怜当时的人啊!一心认为三纲五常可以维护家族、国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纲五常并亲身践行,实际上这不过是富有的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在伦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紧箍咒而已。

总而言之,《三字经》这本奇书,其精华就在于对亲情、孝顺的张扬,对后天教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视。其糟粕亦昭然若揭: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两千年来一直是束缚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绳索。

我们一定要记住,《三字经》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汲取精华,剔其糟粕,最后发扬光大至世界。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500字 初一 应用文

前些阵子,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心中感慨万千。

每当我仰望星空,望着那璀璨的明星在巨大的黑幕上尽情闪烁,这是我总会张开双臂,享受这美好的时光,让我浮想联翩……

每当我幻想时,我总会想起我们的祖国妈妈,是她孕育着我们。而我们早已成为了一株株她怀里的花朵,在她的呵护下尽情绽放生命的精彩。

许多人,已为她那多姿多彩的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杨利伟叔叔,为了她,登上了飞船;钱学森爷爷,为了她,制造了中国自己的导弹;詹天佑为了她,开凿铁路……,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想着为祖国作出贡献。

如今,中国也越来越强大了。我虽然还不能为祖国作出多大的贡献,可我还想为广大人民锁服务。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女护士。女护士救死扶伤,被人民称作“白衣天使”。这使我想起了叶欣,那位为抗击非典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人”。当时,人们是这样说的:“每当‘困难’当头的时候,总会有许多像您一样平时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中国人撑着,您是‘中国的脊梁’。轻轻地,您走了,留下的,是沉甸甸的悲痛;慢慢的,您倒下了,树立起来的,是人们对您的敬重……47年,瞬间即逝。叶欣,一个普通的名字,将与伟人一同永恒。走好,请一路走好,您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是呀!叶欣护士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要向她学习,救死扶伤,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更多的生命,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中国梦,我的梦,我们的强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应用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