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因微笑而快乐550字

生活,因微笑而快乐

550字 初三 说明文

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你的生活中会遇到困难,挫折。不过这要看你怎样对待,人的喜怒哀乐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当然大多数人都会说“那当然会选择微笑了”可是你真的做到了吗?

在一个建筑工地,发生了房屋倒塌事件,很多建筑工人被砸在下面,经过长时间的搜查,5位工人死亡,两位工人受伤,搜查出后,两位被立即送往医院抢救,结果两位还是没能逃过命运的捉弄,两位工人落下残疾。

他们醒来后,知道了自己的情况,工人甲说“为什么,为什么老天对我如此不公平,上我变成这副摸样,我这以后可怎么办呢,我不想活了,为什么其他人都活得好好的,唯有我这样不公啊”甲工人一直哭,一直抱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工人乙见到自己的情况之后,他笑了,在他旁边的人,以为他接受不了,可是他却说“上天对我真好,我没死,我活着可以干好多事,我可以倾听亲人的声音,我可以观看这万千世界,老天没有让我和其他5人一样”。很多年过去了,工人乙在家人的陪伴下,病情渐渐有了明显的好,而工人甲总是对任何事任何人乱发脾气,最终他几年以后去世了,这是他自己放弃了他自己。

工人甲总是自怨自艾,总是抱怨上天的不公,不能够正确的认清情况,以至于最后早早的去世了,而工人乙却恰恰相反,工人乙他是微笑的面对自己发生的事情。

我们生活中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是难免的,可是这要看我们怎么对待这些事情,看我们如何选择。

我们面对困难时,一定要微笑面对,记住:生活,因微笑而快乐

从现象的描述到内涵的概括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幼虎长大了,要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临别前,它问妈妈应该抓哪些东西来充饥。妈妈说:“不论大小,哪种动物见你就逃,你就抓哪种。凡是见你就逃的,都害怕成为你的美餐。”小老虎一听就记住了,果然一抓就灵。

老虎妈妈是聪明的,它没有去一一列举和仔细描述老虎可吃的东西,而是对自己觅食的经验作了总结,抓住了老虎食物的共同特性,也就是事物的内涵。

对于写作来说,概括内涵要比描述难。比如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题目,一位同学在文中举了几例:司马迁受残酷的宫刑而写出《史记》,屈原被放逐而写出《离骚》,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而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红楼梦》,瞎子阿炳双目失明而拉出了动人心弦的《二泉映月》。应该说,这几个事例都选得不错,都可以说明“忧患”可激发人的志气和潜能,但遗憾的是未能对这组材料的内涵作出概括,只有对现象的描述而没有对现象背后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提炼和归纳,虽然堆砌了一大堆材料却没有找到它们与文题(即中心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大大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假如在这几则材料之后加上这么一句话:“人生成功的道路往往不是平坦笔直的,但是,压制、苦难、屈辱乃至生理缺陷,常常成为砥砺人才锋芒的硎石,真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给人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文章的议论色彩得到增强,认识也深化了。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写作议论文,固然要用事实和材料来说话,但不能只是堆砌事例、列举现象,而要在对现象描述的基础上再对其内涵进行概括,搭起论点与论据之间的“桥梁”。许多同学不懂得这一点,好像把例子摆出来就算万事大吉,可以“得胜回朝”了。写作议论文,重在学会对事实和现象的“议”和“论”。

现在,许多同学还都喜欢用华美的词语来进行描述,因为无力概括事物的内涵,所以文字显得浮华无力。有位作家指出,学生的文风是青少年一代精神面貌和内在素质的表现。他还认为,作文中出现的“意浅而文巧”的不良倾向,和缺乏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有关,也和社会浮躁的大环境有关。这话说得在理。

在《我想握住你的手》这篇作文里,一位学生想握住的是黄山迎客松的手,应该说这是颇具创意的,他写道:

我想握住你的手,黄山迎客松。你挺拔伟岸、姿态潇洒,是摄影师、美术家的宠儿,我们随处都可见你的身影。

我想握住你的手,黄山迎客松。你舒展双臂,总想把四方宾客搂进自己的怀里,一见到你,登山的游客无不倍感温馨。

我想握住你的手,黄山迎客松。你历经沧桑,穿越千年风雨,虽古老而英姿勃发,虽立足山崖却有从容淡定。

粗粗一看,这段文字写得不错,但是如果深究一下,就可发现它恰恰是“意浅而文巧”的文字。它只停留在对迎客松外形的浅层描写上。为什么要握住迎客松的手呢?恐怕不仅是因为它外在的美,更因为它早已被赋予了一种人文内涵、精神品格,它早已不是一株纯自然的树,而是一种象征,一种代表,一种精神符号(把它命名为“迎客松”就可看出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概括,深入地写出它的内涵、它的精神品格,让文章变得更厚重、更耐读。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我想握住你的手,黄山迎客松。因为你是黄山的魂魄、黄山的名片,你是大自然杰出的代表,你是我们人类亲密的朋友,你是身残志坚(有一枝已被台风折断)、老当益壮的英雄,你是兼有阳刚与阴柔的美的化身,既坚贞如钢,又柔情似水,堪称民族精神与文明礼仪的传承者。

这段文字虽然不像上面那段文章拥有那么多漂亮的词儿,但却从美学角度、文化角度、社会学角度多方揭示了迎客松的内涵,把迎客松人格化了,真正写出了它的“神”,融进了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如果把以上两段文字加以结合,对于迎客松的描述就比较到位了。

从现象的描述到内涵的概括,可以说是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好的作文总是能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还值得一提的是,学会概括事物的内涵之后,描述也将变得更精练、更有逻辑,也更传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说明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