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400字

北方的冬天

400字 五年级

对于一个在北方住惯了的人,像我,若是冬天不下大雪,便觉得是奇迹。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错的,那洁白的雪花就是冬天的代言人。

冬雪往往是飘落着的,细细的、密密的。风夹着雪,雪也跟着风,冬雪飘过的地方都是白花花的一片,有一种朦胧之美感,他们肆无忌惮地随风飘荡,天空就是这小精灵的舞台,那一朵朵雪花洁白如玉,玲珑剔透,洗涤着这世间的尘埃,别提有多快活了。

这时候,你穿着雪地靴出门,空气中弥漫着雪的活泼与快乐。呼一口气,那白色冷气若隐若现,脚下若是踩到了晶莹的雪,那“吱吱”声便成了冬日里动人的交响乐了。

在冬天,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有说有笑,欣赏着窗外的雪景,其乐融融,我想这应该是冬日里最温馨的画面了吧。

那腊梅呢?是百花中最特别的。冬天,当百花都凋谢了,而梅花却能与寒冬争个高下,它天生具有丽质芳姿,花瓣白里透黄,黄里透绿,颇有些冰清玉洁的雅韵,不禁让我想起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把自己的最后一抹献给春天,永远花开无声,花落无痕。

这就是北方的冬天!

时代的声音

900字 初一

一个时代一个声音,一个声音有一个灵魂。

——题记

声音——构成世界的功臣。这种由共振构成的东西,在振动空气时,也振动了人心,亦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交响和辉煌。

山谷中,军旗浩浩,千军万马手拿长矛圆盾,“轰隆隆”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好似天雷降世,“杀……”马在嘶鸣,剑在碰撞,人在呐喊,鲜血滴入土地。这是三千多年前的“长平之战”,上万士兵肝脑涂地,他们用鼓声与热血之声将共振融进历史,在人们的记忆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一个时代的烙印。

矿道前,“炉火照天地,红星照紫烟”,那巨锤击打着红色的铁。“呯呯”——的巨响与工人的歌声交织着、碰撞着汇成首首美妙的乐章,山谷在震动,冰冻的大河也几乎要沸腾了,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炼铁。上万工人挥汗如雨,“赧郞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用锤声和歌声将共振融进历史,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一个时代的烙印。

海滩上,一艘艘登陆舰在炮弹激起的巨浪中穿行,浑身炸得焦黑的士兵悲壮地扑出堡垒,向登陆的盟军开枪,子弹横飞,炮弹爆炸,坦克咆哮,飞机轰鸣,工业革命的产物发出的机械声,杀害着一个个素昧平生的生命。天崩地裂之时,诺曼第登陆的征夫将军们,用惊天地、泣鬼神的杀人机器将惨叫声、爆炸声谱成悲歌,融进历史,在人们的记忆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大街小巷中,幽幽地回荡着一曲手风琴拉的«山楂树»,不时有一丝火星飘来,人们都忙着烧党证、党旗,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不舍地落下,三色旗缓缓地升起,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胸前挂满奖章,步履蹒跚地走着,那满脸皱纹的面庞老泪纵横,不知是为歌曲而感动还是为三色旗而悲楚。但知道的是,老人也跟着音乐唱了起来,声音抖动着,飘荡着理想主义情怀,一个逝去的时代,一个红色国度用理想和信念铸成的钢铁巨人。

那曾经充溢在几代人心中至今依旧沉淀的豪情。永恒的纪念着一个建立在梦想中的国度,一个信仰伟大但坚定的战士,一头倒在1991年洞冬天的苏联巨熊,2017年初,普京带领歌舞团来访中国,高唱着苏联民歌,默契地证明了曾经的约定我们都不曾忘记,但如今只有你还沿着当年说好的路砥砺前行。那用手风琴和管风琴铸成的民族之声将共振融入历史,在人们的记忆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一个时代的烙印。

时光飞逝,绿皮火车的“呜呜”声已离我们远去,高铁摩擦空气的“呼呼”声正在刻下烙印。曾经的时代已过去,回头无岸,而新的科技时代也正在为我们谱曲。我们展望新时代,也不忘无数声音烙印中的交响和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