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

600字 读后感

一本书,两辈情

在老师要求下,我极不情愿的打开了在床头的那本书——《傅雷家书》,我本是不愿看的,心想:一本家书,往来的信,不就是父母对孩子常说的教导吗?

但当我打开后才发现,傅雷对儿子的教导绝不仅仅是我想的那样,不单单是“饮食寒暖要极小心一点儿差池不得”“不要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fresh(饱满)的精神”,更有“现在正是设计你下一阶段生活的时候,应当振作精神,面对当前,眼望将来,从长考虑”“希望你们二人除了相亲相爱之外,永远能互相尊重事事商量,切勿独断专行”除此之外,更有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傅雷言语间透露的温情,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没有傅雷高深的学问,没有傅雷对艺术的感悟,更没有傅雷对生活的乐观。但傅雷面对儿子出国时的伤心,面对儿子不来信时的急切,和我的爸爸对待我的担心一样。我想,这更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

我的爸爸的确在有些方面不如傅雷,但是他会在下雨天帮我打伞;在天冷时给我加衣;会在我骄傲时提醒我做人要谦虚;会在我迷茫时给我指示前方的路;在我无助时给我光的希望。他是我的偶像,更是我的英雄。

当我们在父亲面前任性地逆反时,有多少人发现父亲双鬓的微白?

我们渐渐成长,父亲却在一天天老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的我们更应该懂事,不让父母操心,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尽自己所能理解父母。

这也是我的分内之事

750字 初二

曾经,我以为只有大人才可以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震撼;曾经,我以为坚持不懈只是妈妈对我的一种近乎过度的要求。

那天,狂妄自大的我竟然被一只小小的蜗牛征服了!那天,自以为是的我理解了什么是分内之事。

那个下午,天阴沉沉的。正在做数学题的我忽然被一道稍有难度的数学题拦住了去路,我轻描淡写的思考几分钟。

“哈哈——”窗外传来了一阵笑声。我向窗外望去:几位同学正在小公园玩耍,他们玩得正起劲儿。我暗示自己——算了思考吧,我做不出来,估计他们也做不出来!为何要动那么大的脑子思考?走,出门散散心去!我立马穿好衣服,飞奔下楼。

坐在公园的椅子上,微风吹过在了我的脸颊,作业这回事儿,早已被我抛到了九宵云外!

那是啥?在我面前的一块大石头旁有一个小精灵在慢慢移动着。我走近几步,哦,看清了,那是一只蜗牛,它正在埋头前行,只见它背着重重的壳,压过了阻挡它的树叶,一晃一晃的爬过了拦住它的去路的树枝,又一步一步的攀登着光滑的瓷砖。

忽然,“滴吧——”一滴雨点打落了下来,不偏不倚,恰好打在了小蜗牛的硬壳上。“咚——”没有防备的小蜗牛在这不束之客的敲打下翻了个跟斗。

“哈哈,看你有多大能耐!”我不由脱口而出。这只小蜗牛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只见它重新抖擞精神,抖了抖身上的外壳,继续沿着原来的路攀爬。一点……一点……小蜗牛没有惧怕我的嘲笑,没有惧怕瓷砖的光滑,它一点一点爬呀爬,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小蜗牛终于攀登到了心中的“珠穆朗玛峰”。

我被震撼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朝着目标努力前行!”这些词语瞬间涌上了我的心头。同时,我也对自己无比自责:不就是一道数学题吗?敷衍了事的心思能做好啥呢?

于是,我飞奔回家,坐在书桌前,仔细思考起来。终于,我做出了那道数学题。

每当我气馁时,小蜗牛的模样便会进入我的脑海,它的努力促我前行,它用自己不懈的坚持告诉我:努力,也是我的分内之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读后感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