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感悟650字

大自然的感悟

650字 初三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始和大自然打交道。风雨雷电,阳光普照,这些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自南到北,自海洋到内陆,大自然不断更新自己的衣服,小到昆虫絮絮细语,大到天灾勃然大怒,在这之中,是大自然向我们人类的倾诉。

多年以前,当人类没有那么在动物中鹤立鸡群时,黄河曾经是我们的母亲河。那其它地方呢?看起来茫茫一片,是森林、是山地还是沙漠,这些也许是人类的“分界线”,挪到现在一个小小的无人机或许就能环游并拍下这些景色。一看到这张照片,你或许会为祖国大好河山而感到自豪:一个完完全全无人的森林,在微弱的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蒸发,又在空中液化,那水雾像一层薄薄的面纱,那样朦胧,像一个窈窕淑女在前方,似真似幻。但是到近几年,过度的开发和保护,窈窕淑女走了,大自然失去了它原来的美貌……

为了开发,为了资源,为了金钱,人们不惜破坏水资源、森林资源,甚至生物链。大自然毕竟不是纸老虎,但它又很善良,它只是循序渐进地惩罚着人们:温室效应、酸雨、疾病、淡水资源缺乏……最近,很少听见鸟儿在歌唱,反而常常听见一只又一只的癞蛤蟆在无病呻吟,我们很难感受甚至想象那些早期著名散文家们所描绘的雨后美景、夜晚的摇篮曲和星空下的萤火虫。从家里窗边放眼望去,净是一幢又一幢的大厦。

我们无视了自然规律,迎来的只有乏味而重复的日子。从城市走到自然,带给我们最大的感悟莫过于要好好保护环境。好在,我国近几年对环境开始实行保护措施,我坚信,在城市的灯光下,登上舞台的大自然,一定会更加优雅。

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的一切,大自然向我们倾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回应它呢?

忆清明

600字 初三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四月,小雨霏霏,芳菲尽了,送来了那勾起人们丝丝回忆的清明。

自古以来,清明便一直是人们的心灵寄托,点缀着人们的思想,洗涤着人们的心灵,清明,便因此不平凡。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清明都要去家乡的祖祠前扫墓,带着金银元宝和一叠叠纸钱,捧着一束无暇的鲜花,更怀着一份庄严,营造一份肃穆。风在泥泞的路上方吹着,呼呼作响,好像是在吟唱一首凄美的哀歌。

来到祖祠前,便有人来把它们打扫干净,把灰尘轻轻擦去,把枯叶慢慢扫走。接着便是点蜡烛,烧香。小时候,我对这些礼仪不大懂,但仍在这庄严的祖祠前学别人一样,拿出三支香,点上,插下去,一年一年下来,我便也渐渐懂了。随后即是烧纸钱、烧元宝,随着火腾空而起,空气便热了几分,心也热了几分。

每年的清明都是如此,形式上不禁有几分单调,但尊敬之心永存,纸钱燃烧时那升腾的烟雾中,总会有亲人的笑脸,那烈火燃烧的声音,告诉我们,他们没有离去,他们的精神与我们尊敬的心一样永远存在!

但是,现在的清明,多少有点奢华,少了些庄严与尊敬,今年烧钱的火,又比昨年旺了;今年的人,好像又少了;今年的场面,好像又嘈杂了。在这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有多少人能保持纯真无暇的心呢?扫墓,不是用最多的纸钱,最多的蜡烛来表达尊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用最纯洁高尚的心灵诉说心中的思念,这才是清明几千年的真正意义。

忆清明,扫墓,三支檀香,两根蜡烛,一束鲜花,一颗纯真无暇而不含杂念的心,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