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小巷深处一抹光900字

我看小巷深处一抹光

900字 高二 散文

每次下晚自习回家,穿过那一条阴森狭长的小巷,心中难免会有一些害怕,可小巷深处的那一抹鹅黄色的灯光,总能消除我心中的恐惧,让我悬着的心放下。

我不知道那扇木雕方格窗的后面住着的是什么人,可他总是会把灯留到那么晚,让那一盏灯在乌漆漆的黑夜里泛着鹅黄,柔和,温暖。

或许是一位挑灯苦读的学子。贫寒的家境让他多次想放弃学习,外出打苦工以赚取微薄的工资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但他又不想放弃,他有着远大的志向,他不甘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妥协,便学习到这么晚。他的成绩一定很不错吧。我相信,有着鸿鹄大志的人必能成大器。

或许,那灯光下是一位满头银发的阿婆。颤抖的双手怎么也不能把线穿过那细小的针头。她惆怅着,叹着气,想到年轻时能轻而易举地把一根线穿过那绣花针里,柔荑般的手招来那么多小伙在窗下游走……阿婆脸上有那么点红晕。可现在,阿婆的儿子出远门做工了,阿婆便日日夜夜地在那暖灯下为他缝着一件又一件的衣裳。双手已不如当年灵巧,针脚也缝得歪歪扭扭,可想到儿子冬天再也不会着凉了,阿婆便幸福地笑了,打开的嘴巴中都没几个牙。

或许,在窗后的是一位妻子。丈夫工作加班到这么晚,一定很辛苦。她做好了一桌热饭菜等着与丈夫回来一起吃,放好了洗澡水等着丈夫回来洗。可丈夫今天一定很忙,这么晚了还没回家,辛苦了一天的她坐在沙发上看着无聊的电视剧,看着看着就睡倒在沙发上,碎碎的发丝铺满了手臂,那渐变粗糙的双手上还搂着刚为丈夫织好的毛衣,在梦里,她梦见了丈夫穿上自己为他织的毛衣,说着真好看,眼睛里还闪烁着热恋中的火热,她的嘴角便甜甜地上扬了。

或许,那灯光下坐着两位像我父母一样的父母。他们在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孩子回家,桌上放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孩子晚到一分钟,便急得跑到窗前左顾右盼,不停地看着时间,嘴里还在嘟囔着……。长一点还瞧不见自己的孩子,便恨不得冲下楼去找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出了什么事。

或许,他们就是他们,他们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但相同的是,他们是社会的一个个缩影,一个个平淡而又平凡的故事天天在那扇窗后上演。

虽然窗外人看不到窗里发生的事,但在寂静的夜晚,那一抹鹅黄色的温暖的灯光总能让人的心感到平静。宛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一般,那扇窗后洋溢出来的拼搏、幸福、温暖是能看见的,就像冬天里的一抹阳光,让人感觉很暖,很暖。

我看屈子

600字 高三 议论文

冽风呼啸,猿啸啼鸣,如雷的呐喊如泣的热血,随着一阵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这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在这荒原上映射着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子。

楚国的政治与现实交织着的噩梦使屈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谁料想尔虞我诈的千古王朝竟是昏暗,屈子的忠肝义胆而被疑惑,忠贞节操而被诽谤,屈子神色孤伤颜色憔悴,形如槁枯。盖自怨生,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悄然而无味,地方官员的监视使他尤为狼狈,但同时他寻一份宁静与自然相悟,忧愁幽思乃赋空前绝伦《离骚》诉说自己内心的激愤,扭转了生命旅程,他实现了自己价值却有迷惘着自己的价值,浩气充塞天,然而他却摆脱不了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的现实。他怔怔的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怒涛吼浪光焰俱暗悖论压在君子身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屈子却怀石投江。

屈子的死是民族的损失;是中华荒原的损失;是震撼了的惊魂。

荒原上空飘荡着屈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心忧民心;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强悍忠贞;吾不能变心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的魂魄。

周先生曾言:“没有死,就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生命的魅力;没有死就没有了生命的意义。”我在粹然之间领受千古气势,在静僻之中感悟屈子《离骚》之作。我虽不太懂其中悲哀魅火油然而生,我哀伤人民多灾多难;哀伤中华民族历经千古沦桑却是建立在热血之上;哀伤屈子利与义的艰难抉择;哀伤屈子生死信与义的荡气回肠。

苍山负雪,洱海流云,中华民族随滚滚长江东逝步入轨道,屈原的灵魂渗透在华夏之子的血统,但喧嚣的闹市却渗透着权力角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