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之旅
我们逛完了皇室的住所,逛完了美丽的清华。来到了皇家园林颐和园。
我们从万寿山的后山进的,导游说:“爬上万寿山,活到九十九。”我打气了勇气,准备攀爬。导游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 咸丰十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往上爬爬,看见了一座似布达拉宫形态建造的宫殿,我不由的赞叹这项工程真伟大。在山中的一座寺庙在当时是一座三层宫殿,可被英法联军炸毁后,慈禧因动用海军资金有限只修复了一层,当我还隐约看见当时那气势宏博的宫殿,在屋檐上有一位神仙,他骑着一只鸡,我想他怎么会骑一只鸡,听了导游说:“慈禧在修复它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凤凰,不应该让他骑,让他骑了一只鸡。”走走就到了海拔50米的三峰,又看见了一座寺庙,它的外面有万尊菩萨,金碧辉煌,但有一点,就是一些菩萨没有了头,菩萨们的头都被英法联军用抢打掉了,而在后人们修复时,故意将被没有头的菩萨保持原态,让我们后人们明白,祖国蒙受多少耻辱。
我看见了昆明湖,它是那么的宁静,它呈寿桃形状,在湖的左边,是十七孔桥,昆明湖见证了整个中国从盛到衰再到盛的历程。该下山了,我要去长廊看看,长廊在书本里描绘的很美很美,我到了长廊,虽然我没有走完整个长廊,但我依然看到隔壁上那不一样的画,荷花,鹦鹉,崇山峻岭……都浓缩在这个长廊中,我充满了敬佩,对古人的敬佩,对建造这个长廊的工匠们敬佩。
我要离开了,就让那昆明湖的宁静,那万寿山的秀美,那文采在我脑中回想。我想这原本美丽的地方,一二三的修补,才修成这样,我想如果中国清政府不腐败,中国这皇家园林,不会是它现在整过容的面貌!
颐和园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先生们,今天,我们来游览着名的风景名胜区,颐和园,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着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4350亩),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着,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事项: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乱刻,不要乱丢果皮纸屑,不要随地大小便!
着名的颐和园主要是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290多公顷。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大家必到的景点。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大家看这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大家可以上下穿行。这是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大家来看!颐和园的大门,它称为东宫门。以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物,是当时的政治活动区。仁寿殿原名勤政殿,是皇帝坐朝听政的大殿。慈禧、光绪曾多次在此召见群臣,接待外国使节。现在央部还保存着清代的原来陈设。展前陈设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仁寿殿之北,有一组戏园建筑。为德和园、颐和园,古代各种建筑形式应有尽有。
大家知道吗?排云殿,是前山最宏伟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它北靠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在长廊上漫步,可以欣赏湖山的景色,而且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可供观赏。
请大家过来,这就是仁寿殿,是慈禧、光绪在颐和园居住期间朝会大臣的场所,殿内陈列着许多贵重文物。乐寿堂,是慈禧在园内居住的地方。室内的陈设,基本上保持当年的面貌。庭院里栽种了几株珍贵的玉兰,并点缀着一块名为青芝岫的巨大的山石。
请大家看,这就是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1。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颐和园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游览颐和园,除了园林以外,观赏各种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内容。
这条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这美丽的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60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参观世界着名的旅游胜地颐和园,祝大家愉快,希望大家能把游览颐和园的快乐心情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请走好!
相关推荐
-
颐和园之行上午,我和妈妈还有舅舅一家一起来到了享誉中外的颐和园。我们跟着旅游团的导游走,导游说,颐和园是中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是至今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面积有四千多亩,主体为万寿山和昆明湖。在万寿山上建有一群金壁辉煌的楼台殿阁,高大的佛香阁是全园的核心建筑。在佛香阁的高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昆明湖。昆明湖是模仿杭州西湖开凿的。西湖有一条苏堤,苏堤上有六座桥;昆明湖也造了一条苏堤,堤上也建有六座造型优美的桥。昆明湖中有三个岛,它是古代神话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神山的象征。了解这么多后,我们便坐上了龙船,领略了昆明湖的美,可就在这时,老天偏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害得我们只好坐到船舱里面去。到了对岸,我们在雨中漫步也是非常开心的。走在长廊里,望着满池的荷花,我想起了杨万里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整个颐和园的湖光山色既有令人陶醉的自然美,又有梦境般神奇的色彩。颐和园是我见到的最美的园林。350字 六年级 写景
-
颐和园大家好!我姓刘,大家叫我小刘就好了。我来自兴星旅行社。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北京有名的颐和园,是一个的大美丽公园,希望大家不要破坏文化遗产哦!我们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大家都熟悉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大家知道吗?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抬头一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你们相信吗?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穿过了有七百多米长的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抬起头,向上望,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闪闪发光的琉璃瓦屋顶,这就是佛香阁。下面那些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站在万寿山的山顶上,放眼望去,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正前面有一片湖,名叫——昆明湖。游人们都说它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你们是否有同感,下面我们就去细细游赏昆明湖。看,昆明湖多么大,它周围的堤岸多么长。湖中心有个小岛,大家走过石桥就可以到小岛上玩了。请看这座石桥,它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请你慢慢游赏吧!六年级:以沫樱花雨450字 六年级 写景
-
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部,它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用夸张一些的话说就是人间仙境。颐和园里有一个昆明湖。昆明湖景色如画。湖里的水很清,清得一眼就能看到底;湖里的水很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白天无风的时候,湖面非常平静,就像一面硕大的脸庞。晚上风儿轻轻地拂过了湖面,水面立刻荡起了层层波纹,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千万条银蛇在游动。湖里还有10来枝荷花,荷花上露珠点点,在阳光照耀下就像一粒粒闪着金光的珍珠,显得格外漂亮。身处在这等优美的环境,真令人心旷神怡。颐和园不仅有令人神往的昆明湖,还有许多古式房子。这些房子各式各样,各有各的奇特之处。有的房子建在水中;有的房子非常古老,里面陈列着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还有的运用雕刻技术,在房子上雕刻上各种精美的花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其中最有名的还是富香阁。富香阁建在了山上,它散发出一阵阵怪怪的香气,整个山上都弥漫着这种香气。富香阁外观像一个两层小阁楼却其实只有一层,里面放着一尊尊金色的铜像,这儿的铜像是世上一绝。来过富香阁的人无不啧啧称赞它。颐和园里还有苏州小街。苏州小街上全都是水,还有许多桥,桥下有许多荷花荷叶,这可是个观赏荷花的好地方。荷花香弥漫了整个苏州小街,荷叶挨挨挤挤,荷花苞也不落后从荷叶间钻了出来,绽开了那粉红的笑脸。颐和园真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啊!这里的每一处湖水,每一座房子和每一枝荷花都是劳动人民和大自然的杰作啊!鄄城县实验小学五年级 李铭550字 六年级 写景
-
游颐和园暑假里,我们组团去了北京。第二天,导游带我们游览了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我们乘船经由慈溪水道前往颐和园。只见水面波光粼粼,载着船儿缓缓前行,荡起一圈圈涟漪。两岸风景秀丽,栽种着一排排柳树,柳条温柔的下垂,她们像一个个未出阁的姑娘,温婉似水。眼前一片绿色,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沿途出现几处绿瓦红柱的亭子,几处宫殿,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画中游一样。耳畔传来导游讲故事的声音,娓娓动听,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遥远的古国。一阵清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船慢慢的前行,载着我们来到了罗锅桥,这座桥只有一个半圆形的桥洞,桥洞的拱度很高,桥面看去坡度很大。下了船,我们来到小岛上,小岛内绿树成荫,古木参天,像给小岛罩上了一个天然的绿树屏障。炎热的阳光透过这绿树屏障,已变得像一层柔和的轻纱,轻轻地笼罩在地上。岛上鸟语花香,让人赏心悦目。继续前行,经过几座桥洞,水面变得越来越宽,我们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湖边青山连绵不断,此起彼伏。十七孔桥就横跨在昆明湖上,它因十七个桥洞而得名。桥栏上雕刻着五百多只形态各异的狮子,它们个个张牙舞爪,威风凛凛。而且这么多狮子,没有一只相同的。下来十七孔桥,湖的另一边有一座断桥和几座小桥,小桥上建有凉亭,远远地还可以看到北海公园的白塔,这些和西湖又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值八月,湖边的荷花开得正旺,粉红色的花朵星星点点地分布在绿油油的荷叶上,有的荷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迟迟疑,半开半闭;有的已欣然怒放,毫不吝啬地展示自己独一无二的美。荷花在玉盘般荷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新脱俗。沿着河堤往前走,来到万寿山脚下,一排排宫殿排云殿和佛香阁映入眼帘,基本上都是金色的琉璃瓦和红色的柱子,雕梁画栋,独具匠心。还有一条无尽的长廊,有273间,每间都有四根红色的柱子,蓝色的护栏,每个横梁上都画着人物、故事和花鸟,惟妙惟肖。更神奇的是,这几千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颐和园风景秀丽,又有精美别致的宫殿和别院,不愧是美丽的皇家园林。800字 六年级
-
颐和园游记“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颐和真遗憾!”北京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风景秀丽的她,向世人展示中国皇家园林的美。这时的颐和园正值夏季,到处荷花盛开,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真是美丽极了。合欢树、太白花、梧桐、玉兰、紫薇、牡丹、芍药、千年古树……颐和园中的植物种类数不胜数,这些花草树木形态各异、颜色不一,衬托着富丽堂皇的宫室,美轮美奂。我们走上一条五彩的花石子路,初看,路上碎石凌乱不堪,五花八门,可细细研究,却大有意趣。五彩的石子组成了各种图案,有花草;有人物;有宫室;有器具,真是美丽动人。顺着小路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闻名于世的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到石丈亭。据说,这是慈禧太后为了观看昆明湖的景色而建造的。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长廊。长廊很长,一眼望不到头,长廊的顶上有二百七十三个五颜六色的间隔,每个间隔里都画着五彩的画。上万幅画,没有两幅是相同的,彩绘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花草树木惟妙惟肖。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下。正前方是赫赫有名的昆明湖。昆明湖静的很,犹如一块翡翠。小船从上面轻轻滑过,留下一道道浅浅的水痕,仿佛一块翡翠上划了一条碧痕。天渐渐暗了下来,我很不情愿地走出了颐和园。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皇家园林!500字 六年级
-
北京之旅——颐和园今年暑假去北京,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明清建筑,不管是故宫、长城,还是园林、陵园的一砖一瓦都有着美丽的故事。我在感叹故宫之气派时,又觉园林之别致,它不仅有着皇家的尊贵,更有江南水乡的灵巧。可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八国联军付之一炬,所幸还有一座寓意深刻的颐和园保存了下来。颐和园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清乾隆皇帝为其母修建的园子,原名“清漪园”,其中蕴含着为儿的孝心一片。颐和园南面是占园2/3面积的昆明湖。从园中示意图可看出,湖形像个桃子,顾名思义,是只寿桃。湖畔有世界第一的长廊,长728米,体形“瘦”,寓意为“长寿”,有画多幅,长廊就像寿桃的两片鲜嫩绿叶,把昆明湖的零星美景连成一片,真是美不胜收。走过排云门,朝南看依次排列着二宫殿、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巅的智慧海,为中轴线上的园林主体建筑。导游带我们朝南往北走,静静的湖水中有着历史的悲伤,原来那里原本有条船,叫石舫,石舫是乾隆之希望他不信水能覆舟,希望清朝能像石船一样永不沉没,可谁想,英法联军用炸弹炸翻了石舫,乾隆在天之灵难安啊!后来慈禧挪用海军军费,建起了西式石舫,是园林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并取名清晏,名“清晏舫”,谐和的大清之意。这艘大清之船,在极度奢靡腐烂中,驶向了死亡之路!乾隆怎会想到,他辛辛苦苦令人修建的颐和园竟会在几百年后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参观,来批判这里的奢靡腐败!500字 初一 记叙文
-
故宫、长城、颐和园之旅今天回顾一下北京的那些历史吧!第一天我们去了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化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我进了故宫的钟表馆,看到许多高大的钟。让我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钟楼有楼梯,有门,还有小瀑布,真是太奇妙了,简直就是一件漂亮的艺术品!我们又去了珍宝馆。里面的珍宝更让我不可思议。许多闪亮而美丽的宝石都展示在我眼前。漂亮极了!这真让我想拿一颗走了,更让我不禁感慨那些设计者和制作者的心灵手巧。我们还去了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防御军事工程。长城东起山海关,穿越高山,越过深谷,延伸于沙漠和草原,一直到达终点嘉峪关,全长1.2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城。我走上八达岭长城的一小段,往远处一看哇,好长啊!不愧是万里长城啊!还去了中国园林艺术与历史的标记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是四大名园之一,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是一个兼具“宫”“苑”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古有“古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法。颐和园的景色好美喔!妈妈为我租了一台电子讲说器,在风景优美的颐和园里,我边走边听那些亭台楼阁的来历。这座园林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呢!我看到有座寺庙门口雕刻的精美的雕像,很多佛头都不见了,是被八国联军破坏的,真是野蛮无耻的行径!这几天通过游览北京的历史景点,我欣赏到了我国劳动人值得骄傲的智慧和汗水结晶,也采摘了历史长河中沧桑变迁的几朵小浪花,并深深为我们历史悠久的祖国感到骄傲!600字 初二 记叙文
-
颐和园“寻美之旅”哈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小刘,欢迎你们的到来,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雄伟壮观的颐和园吧!来到这儿先了解一下颐和园吧!颐和园它是清代皇家园林,世界驰名。正所为是“不出城廓而获山水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至”的感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吧!相传颐和园在清乾隆年间称为“清漪园年英法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抢劫园中珍宝,烧毁了大部分建筑物,使清漪园成为废墟。到1888年慈禧太后为了给自己享乐,挪用海军军费3000万两白银,重新修建此园,并将园名改为“颐和园”。好了,大家请跟我来。这里就是颐和园里的长廊。它有700米长,一共有273间。大家请看,长廊顶上有五彩的画,画上有动物、有人物、有花草、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里就是颐和园的昆明湖。昆明湖静如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大家看,前面就是颐和园月波楼。有一对诗句是这样说的“一径竹影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沙”游客们今天见了是不是果然如此呀!游客们仔细观赏一下这座桥,它有什么和普通的桥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对了!是不是有十七个桥洞呀!好了!就游览到这里了,我们2个小时后再见。拜拜4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游颐和园——北京之旅在历史上,颐和园算是出名的地方,有很多好玩的,还有许多景点都有着一段段历史悠久的传说。黎明时,公鸡在石头上打鸣,蚂蚁开始了它们的工作,大树上的鸟儿成群地唱起了优美的乐曲。我和妈妈早已醒来,向颐和园出发。我们又来到地铁站,因为坐了多次的地铁,所以现在我非常熟悉地铁的路线了。来到颐和园,看着它,它像一个美丽的大公园。进入颐和园,绕过前方的大殿和假山,来到有名的败家石,石头的大小像一间能挤得下三十人的书房,这块巨大的石头还有一段历史哩!听着导游说,它像一块灵芝,我也感觉有点像。导游对我们说,在这里最好不要拍照,这会让你成为败家子的哦!看完败家石,拐几个弯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支撑它的是上百条柱子,柱子的颜色是深绿色的,柱子上的栏杆是红色的,栏杆上画着几千幅五彩的画,上面画着人物、风景、神话或树木,几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画是相同的。这条一望无际的长廊四周被阴凉的树木遮掩着,所以在长廊上大步走,让人感到无比的舒爽。长廊的总长大约有七百多米,分成两百多间,每一间都有两条长短相同的绿板凳。走出长廊,远远望去,一座塔耸立在山坡上,八角的屋顶上,黄色的琉璃闪闪发亮,光彩夺目,那就是著名的佛香阁了。下面一层层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我们艰难地爬上佛香阁,往下看,茂盛的树丛掩映了排云殿下面的大部分宫殿,黄色的琉璃屋顶和金色的石壁从树丛中探出来。我最喜欢的地方,还是昆明湖。那么大的湖泊,静得像一面方镜,水中有蓝有绿,绿的地方像一块精美的玉。湖上有许多游船在缓缓滑过,似乎也怕打搅了昆明湖的安静。昆明湖上有各式各样的桥,其中最大的是一座孔桥,这桥有十七个大孔,所以叫十七孔桥吧。远远望云,对面的岛上一片葱绿,大部分的树木围在岛旁,亭子建在桥边,因为被树木遮掩的原因,所以只露出一角。路人回去的时候,再次经过这座十七孔桥时,抚摸着柱子上雕刻着的小狮子,这么多狮子,没有姿态相同的。颐和园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我建议你也去看看哦。800字 初三 记叙文
-
颐和园之行颐和园在北京西北的海淀区。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古代帝王的行宫和花园。颐和园依山傍水,有万寿山和昆明湖,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入春后,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景色诱人。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有一座十七孔桥。湖畔有佛香阁、石舫。佛香阁建在万寿山上,是全园的中心,登上佛香阁,不仅可以包览昆明湖上的风光,而且周围数十里的景色也尽收眼底。昆明湖北岸建有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到石丈亭,共273间,全长728米。整个长廊依山面水,随山势而起伏,循湖岸而曲折,像根彩带把万寿山南麓的建筑群贯穿起来,并在湖光山色间严谨而自然地起了承接作用。这条彩带般的长廊,把万寿山前分散的景点建筑连缀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风雨无阻的观景线。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精美的绘画,有西湖风景、山水人物、草木花鸟等。这些精美的绘画描述了许多人们熟悉的故事,有《西游记》、《水浒》、《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彩绘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花草树木惟妙惟肖,蝴蝶在花草中翩翩起舞,小鸟在树林中欢快地歌唱。知春亭虽不大,却是观景的好地方。德和园是慈禧听戏的地方。颐和园里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色,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令人们留连忘返。450字 初二 记叙文
-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为了避开人流高峰,我们从北宫门进去,台阶少而且平稳,直接上万寿山。爬到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八角三层的宝塔,叫佛香阁,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远远望去,宝塔就像给大山戴了一顶红色的帽子,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更像直冲云霄的火箭。站在佛香阁前面俯瞰,整个颐和园尽收眼底,正前面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看不出有水波流动;绿得像一块翡翠,让人移不开眼。再往前走就是有名的长廊,全长750多米,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每一根横梁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水彩画,有江南风景画,有人物画像,有历史典故等,几千幅图画没有一幅是重复的。长廊的中间还有四个亭子,分别寓意春夏秋冬。微风从昆明湖吹来,让人心旷神怡。走过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乐寿堂。乐寿堂的正对面有一块块形状奇特的大石头,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演员,又像一条横卧在地上的巨龙。堂前种有很多高大挺拔的玉兰树,树上面长满了一颗颗红红的果子,远远望去像一盏盏的小灯笼。这些玉兰树撑开了一把把绿色大伞,给游客们遮阴,带来一阵阵凉爽。再往前走,就来昆明湖的渡口,渡口旁边就是十七孔桥,像一条白色长龙横卧在湖面上。等船之际,我走上桥,摸了摸桥两侧的石狮子,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小狮子在母狮子脚下睡觉,有的在和同伴打闹,有的在呆呆的仰望天空,每个石狮子都神态逼真,惟妙惟肖。从桥上看,此时的昆明湖,湖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偶尔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阵阵的涟漪。我们的小船在昆明湖中慢慢前行,大概算是颐和园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颐和园真的很美,皇家园林果然名不虚传。650字 四年级
-
游颐和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诗人贺知章笔下的春天正悄悄走来,万物萌芽,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一家人来到颐和园欣赏春天的美景。一进大门,十几棵的柳树像一位位正在迎接我们的小姑娘。一阵风吹来,小姑娘的头发摇啊摇,好像是在给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们走啊走,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看到了一个如银盘的湖,清澈透明。湖中映着柳树、花草、庭院的倒影,似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正当我沉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时,一回头,发现了一个巨型的仿真船。妈妈告诉我,这是“清晏舫”,象征着江山永固。这条船是按原来的尺寸重新搭建的,站在船边看着船上随风飘扬的彩旗,感觉自己似乎成了古代一位大将军,率领着千兵万马出航。我们继续往前走,登上台阶,眼前出现了一条画满彩画的长廊,我仔细欣赏着每一幅画:壮丽的山河、秀美的庭院、生动的花鸟图……突然我看到了《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哇!这里还画出了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古代画家实在是太厉害了!我心中不由地感叹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对作品的精益求精都是我们现在该予以学习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种伟大的工匠精神!走到长廊尽头,就看到一座倚山而建的阁楼——香阁。香阁是慈禧太后游玩颐和园休息的地方。为了保护里面的文物,禁止进入。所以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只见里面红漆梁柱、金漆木雕,十分壮观,还有很多慈禧太后喜欢的奇珍异宝。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有精美的文物陈设,有杰出的造园艺术,无不再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与无穷的创造力。我爱颐和园这种独特的美!650字 五年级
-
畅游颐和园我曾经游览过繁花似锦的圆明园,看见过红叶似火的香山,欣赏过巧夺天工的天坛,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百看不厌的颐和园。进入新建宫门,走了一会儿,便看见一座铜牛,它栩栩如生,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耀。它的动作似乎在仰天长眸。它好似颐和园里的“镇园之宝”在守护着颐和园里的每一座古迹,每一颗树木,每一株花草。简直是巧夺天工!铜牛的附近是十七孔桥,它架在昆明湖两岸,有着十七个拱形桥洞。虽然这座桥饱经风霜雨雪,但始终完好无损。站在桥上,俯瞰昆明湖。昆明湖湖水是多么清,好似一面大镜子,照着白云的影子,照着廓如亭的影子,照着犹如无瑕的翡翠一样万寿山的影子,照着粉妆玉砌似的菊花的影子;湖水是那么绿,好似是被万寿山染绿的;湖水是那样的千姿百态:微风一过,碧波荡漾,可有时却让人感觉不到它的流动……沿着昆明湖岸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长廊。这长廊如丝带一样缠绕着万寿山。走进长廊,抬头一看,见顶上有许许多多的画,使我的眼睛应接不暇。咦?那不是《三打白骨精》吗?嗨!这不是《草船借箭》吗?哦?那是《红楼梦》中的《化蝶》我想。原来这些画记载着许多古典名着呀!开始爬万寿山了,途径一个不知名的安静的空地。突然,从树林中蹦出的小松鼠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它全身灰黑色的,一会跟在游人后面,一会在树周围蹦来跳去。它一点也不怕人,而游人也不去伤害它,人与动物是多么的和谐啊!万寿山可真是个“大迷宫”,在里面绕了好几个圈才到了苏州街。苏州街的中央是一条碧绿的小河,两岸的道路狭窄,仅容得下一两个人,有着各式各样的铺子:有小吃店、茶艺馆等。使人想起了“鱼米之乡”那别具一格的特色。颐和园的景物数不胜数,各具特色,这里的每一个亭子,每一座殿堂,都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六年级 郝子靖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游颐和园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颐和园。我们一到门口,就看见售票处排了很多人,等了好久才买到票。我们进了公园,直奔昆明湖。我们在湖边租了一条船。船的样子好像一条蛟龙。我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船。船开动了,微风拂面。我眺望远方,看到湖边绿树成荫,初秋的风还没有把绿叶吹黄。柳枝依然低垂,杨叶依然绿茵茵。再看那边的万寿山,满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秀丽的楼阁。我低头看昆明湖水碧绿,微微泛起涟漪,岸边的绿树的倒影在湖中微微晃动。这时,我不禁想起苏轼的诗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正在我遐想之际,船靠岸了。我们顺着湖边,登上了十七孔桥。桥的两边有白石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姿态各异的石狮,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据说这桥上共有五百四十多个石狮。在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很象麒麟,威武得很。“知道吗?儿子。”爸爸说:“十七孔桥是仿照著名的芦沟桥建造的。”“卢沟桥?我下次要去那看看!”我兴致勃勃地说。沿着湖岸我们一路游览了长廊、石坊,翻过了佛香阁,来到了后湖,当我已经有些疲惫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条商业街。这条街和平日我逛得街不同,是一条水街。爸爸像讲解员一样跟我说明:“这是苏州街,始建于乾隆年间,毁于英法联军战火年,慈禧重修颐和园时,由于银两不足,未能重建。现在的苏州街是亚运会前夕由政府出资重建的。重建时,秉承了‘复古如古’的原则。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苏州街,反映的是中国十八世纪时的商业风貌。”听爸爸这么一说,我的兴致来了,每个店铺我都要进去。可是,当我得知苏州街共有大小店铺64间时,决定放弃自己的这个打算。暮色已浓,我们结束了颐和园的游览。一路上,我连蹦带跳地和爸爸妈妈说着今天所见所闻所感。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太阳岛之旅太阳岛之旅在暑假的时候,我们去了美丽的哈尔滨避暑。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太阳岛”。有一首歌这样唱:“太阳岛上……”我对这个太阳岛充满了期待。下了车,我迫不及待的奔进大门。虽然太阳直射,但迎面送来的是清凉的风,让人神清气爽。拔地而起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一棵棵千年古树,高大的水杉,笔直的劲松。地上是茂密的小草。我抛开姑姑的手,扑在草地上,舒展了在车上的闷气,放松了心情与身体。我躺在吊床上,轻轻地摇晃,是我那不舒服的肠胃,慢慢恢复。继续向前走,是一座人造小瀑布,哗哗的水声荡漾在高高的芦苇中。从瀑布中悠然走过,仿佛进入了水帘洞一般。倒挂在石崖前,犹如一卷朦朦胧胧的纱蔓。前面是一座平坦的小木桥,依稀看到水中畅游的鱼儿。在路旁,一簇簇“矮凤凰”露出灿烂笑容,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吗?听导游说,前面就是松树园,我不由得加紧了脚步。终于到了,我见有一群人围着一丛灌丛,我挤到人群最前面一瞧,嗬!一只肥肥的松树正伶俐的嗑松子吃,不一会儿,松子壳就留在地上,他却快活地爬上树,找同伴玩耍去了。在一个小角落里,缩着一只小小的松鼠。但它与众不同的是,人家一身灰皮毛,而它却一身褐红色的衣裳,油光滑亮的,十分好看。见我来了,想向我要食物吃。我买了一包松鼠食,我拆开松鼠食时,里面有许多瓜子。我捏了一把瓜子给他,它扭过身子,把屁股对着我。我笑了,问:“你是不是爱吃瓜子啊?”我给他丢了一颗松子,它立刻扭过身子来磕松子。它的嘴巴一动一动,胡须也一抖一抖,露出两颗可爱的门牙,它吃松子的动作很像人们端碗吃饭的样子,有趣极了。这次旅游,我不仅开阔了眼界,放松了身心,还学到了书本上有的和没有的知识,旅途真愉快啊!650字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