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_750字750字

《红楼梦》读后感_750字

750字 初一 读后感

第一次读《红楼梦》时,我还是个小孩子。故事里的林黛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因为喜欢她,相反的,我从内心十分讨厌这位整天哭哭啼啼,做事刻薄,说话尖锐的“小心眼”。我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贾宝玉对她痴恋一生。

等我长大点了,我又重新拿起《红楼梦》。这时,我才慢慢明白黛玉的诗,黛玉的梦,黛玉的泪。重新读描写她与宝玉的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时,心里生出好些感触:初见时黛玉在心里说的一名“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脱口而出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这一问一答注定了这痴情的千古绝唱。

再读,再品。黛玉多愁的泪也有了源头。从小寄人篱下的她,小心翼翼,害怕别人对她的嘲笑。她没有勇气如史湘云,醉卧芍药丛中的青石凳上,却总是“严严实实裹着一床红绫子被”;她没有心气如薛宝钗,写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云”。她只愿“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黛玉的离去,让我一直难以释怀。黛玉深爱着宝玉,他们有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的愿望,希望白头偕老。却又无奈上天让黛玉在心上人与另一个女人的良辰吉时,一面是洞房花烛,一面是生死离别。黛玉是苦的,有那么多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在爱的人的注视下离去。她却只能焚稿断情魂归离恨天。黛玉输了,败了,而胜者是那与她心上人结下金玉良缘的薛宝钗。可是,黛玉又在哪里输了呢,她的才情谁能比拟?她的一颦一笑何人能及?只能怪她生存的社会太黑,黑得如墨。黛玉的泪也只能反射它的黑。

黛玉也是幸运的。世界与封建的黑暗没有玷污这位“珠仙子”,她一直高傲纯净,她可以继续做自己,继续纯洁清高,就如她的诗“质来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

合上书,闭上眼,一个消瘦苍白的女子慢慢在黑暗中消逝,痴痴地唱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初一:闪亮的星空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_1200字

1000字 初一 读后感

我想《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这个暑假我读了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后,一个高大的人物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著名的探险家和航海家——鲁滨逊。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幸福家庭,自幼好幻想,不甘心于这种平庸生活,一心想遨游四海,最终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坐上了出海的船。几次出海都几经波折,频遇风险,先被摩尔人俘虏,后又被卖作奴隶,最终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但是不久之后,他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力和更高的经济利益,决定再一次出海。但鲁滨逊没有想到,此次出海竟改变了他一生的苦难历程。船在南美洲附近触礁,船身断裂,水手们和船长全部掉入大海,只有他是唯一一个幸存下来的人,他爬上了一个孤岛,开始了长达28年的孤岛生活。

在岛上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自己的生活重新走向正轨。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每做一件事都要花费他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但他从不气馁,不断尝试直至成功。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拥有了牧场、果园包括诸多动物的一个大家庭。后来他从食人族手中救下了一个野人,并取名为“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就成为了他忠实的朋友和仆人。又过了一段时间,一艘英国轮船经过荒岛,船上的水手叛逆了,鲁滨逊和“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叛逆的水手,得以乘这艘轮船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21世纪是个科技发达、社会安定的世纪,许多小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每个人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刮风就倒下了,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站不起来了。有些人可能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么好的生活是哪儿来的,这些美好的生活都是靠自己父母辛勤的劳动和流不尽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记得有一次我在背书,背了很久都没背得很熟,我就不耐烦了,就把书丢在一边不背了,现在想起来我都有些羞愧,比起鲁滨逊来,这点小小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假如我是鲁滨逊我会像他一样镇定自若吗?对生活充满信心吗?我的回答肯定是“不”,因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因时顺变,自力更生的,因为我没有那种能力。

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不管遇上多大的困难,不要轻易放弃,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争取坚决不能放弃!我们要像鲁滨逊那样,有毅力,爱劳动,用自己的智慧和学到的知识,动脑子想办法克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取得最后的胜利!

初一:蔡琳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7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