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小锤子1000字

姥姥的小锤子

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清明。

我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抚摸着一把小锤,泪流满面。这是姥姥生前用过的小锤子。

“当!当!当!”仿佛又听见小锤子敲击木椅的声音。“当!当!当!”他曾经发出那么令我心烦的嗓音。

两年前,姥姥就坐在这间小屋的一张小板凳上,就用这把小锤子在木椅上砸核桃。他从核桃堆里捡出一颗,放在木椅上,右手拿着小锤子,试探着敲一下。不料,核桃却叽里咕噜的滚在地上。姥姥试着站起来,无奈年纪大了,行动不容易。“娟儿,帮姥姥一把。”正准备中考的我,不耐烦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弯腰捡起那个核桃,递给她。可能用力小点,核桃又滚下来了。我长出一口气皱着眉,不情愿的再次弯腰,然后抄起小锤子,像发泄一股冲天的怨气似的在椅子上用力敲起来,“当当!当当!”姥姥浑身一哆嗦。我敲完了,把核桃仁掰出来,买好气的堆在椅子上。姥姥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一下:“得,念书去吧!”

我很笨,念了不知多少遍,那段古文就是背不下来。正心急的时候,那“当当"

的声音又在小屋里回荡。”当当!”,记不住!“当当!”记不住!这声音就像一条毛虫,在我眼前爬呀爬呀,给这本来就不堪忍受的躁热中又平添了一种烦恼。该死的声音!我大喊起来:“姥姥!你歇会好不好!”小屋里的当当戛然而止。

好长一段日子,我都在"当当"的声音中度过,像是巴基斯坦电影里的鼓点,和着我那因着急而叫出来的读声。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姥姥的小锤子忽然不见了。姥姥问我看见没有,我很心虚:只要弯腰拉开床单就可以看到。可是我却说:没看见。”

考试前的那一天,屋里安静极了。阳光从窗口照进小屋,时而还有一阵风。我的心情好极了。可当我回头看见坐在小板凳上的姥姥时,却再也快乐不起来。我看到一双空空的眼睛迷迷蒙蒙不知在看什么,呆呆的,像是在发愣。这几天姥姥无所事事习惯性的去拿核桃却猛地想起小锤子丢了。核桃还在她手里攥着,只是不知如何是好。

我的心怦怦的跳。我忽然理解了:姥姥砸核桃,并不是为了吃,在她,这一砸一响,似乎成了她晚年消磨时光的惟一方式。我突然骂自己:没有孝心,同情心总该有吧!?真想把锤子拿出来,可是——那长满刺的毛虫一般的声音!要知道,我要参加升学考试呀!他决定着我今后的命运呀!我那时竟原谅了自己的举动,自己的私心。只想等考完了,一定天天陪着姥姥,给他聊天儿,给他砸核桃,叫她听着那悦耳的“当当当”。

上考场的那天早上,姥姥突然病倒了,大家慌手慌脚地把她送到医院。我的心于是破裂成两半:一半儿在考场,一半儿在医院。中间有一条跳皮筋,拉得紧紧的。“等中考一结束,一定立刻去看姥姥!”我这样安慰自己。

考试结束那天,我匆匆赶回家,给爸妈说要去看姥姥。我突然听到了哭声!那哭声,尖尖的,像刀刃在割指尖!爸爸告诉我,姥姥去了……

屋里再没有了“当当当”的声音,死一般沉寂。我的心从此也像姥姥的眼神那样迷茫。

眼泪下的时候,我双手紧紧握住姥姥的小锤子。

姥姥那棵“太阳树”

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小时候,祖辈生活的小镇就叫大杨树。据说是因为长满密密匝匝的白杨树而得名。阳光透过树枝树叶射向四方,我又叫它们“太阳树”。

在我的生命中,大概是生长在“太阳树”下的日子最为难忘。

小的时候,我和姥姥生活在一起。那时,家里很穷,父母工作又忙,便把我送到大杨树——这个姥姥一直生活的小镇上寄养。姥姥家的日子也很窘迫,但拮据的生活并没有将我童年的快乐泯灭……

春之恋

初春,小院里的杨树刚刚吐出新芽,和煦的阳光便透过白杨树的枝条,暖暖地照在身上。

姥姥总是在这时,左手挎上小筐篮,右手牵着她心爱的我这个小外孙,来到河边的野甸子上挖蒲公英。刚到甸子时,我总是挣脱姥姥的大手,独自在甸子上跑着、跳着,似乎找到了渴望已久的自由。玩累了,姥姥的小筐篮也盛满了甜蜜:姥姥总是像变戏法似的拿出妈妈从城里捎给我的食物。我便会噘起小嘴,在姥姥脸上嘬上一小口。这时,幸福的笑容便会一同浮现在河边野甸子上一老一小的脸上。

其实,我那时并不了解姥姥为啥总带我去甸子上挖蒲公英。饱餐之后的我只会坐在那里念着姥姥教我的歌谣:“婆婆丁,开黄花……”回到家里,新鲜的蒲公英便会成为一家老小的美味佳肴。我也曾偷偷尝上—两口,苦苦的,涩涩的。姥姥便会告诉我:“苦过之后就是清香。其实,人这一辈子,不也是这样?”

那时的我还理解不了这话的深度。直到有一天,真正体会它的含义时,才发现姥姥就像满天的日光,时时哺育着我这棵刚刚吐芽的小树!

夏之爱

当炎热伴着鸣蝉的聒噪降临世间的时候,强烈的阳光总是刺得人睁不开眼。

每到中午我都会被姥姥逼着睡午觉,可又怎么睡得着呢?恐怕连老天也想像不出,五六岁的孩子会玩出什么花样来。姥姥不在的时候,我便偷偷地起来,兀自玩着能给自己带来乐趣的“玩具”。一听到外面姥姥的脚步声,又马上卧倒,“继续”打起呼噜来。可我的把戏总也混不过对我了如指掌的姥姥,每到这时,姥姥便会在我的小屁股上轻轻地拍上一下,哄我入睡。那古朴的摇篮曲总是和着窗外的蝉鸣声——同伴我进入梦乡。

过了晌午,暑气稍稍退去一些。我便躲在“太阳树”的浓阴之下,姥姥也在这里早早地为我做起棉衣来。我总是好奇地问:“姥,为啥大热天里做棉衣?”每每这时,姥姥便会抚摸着我的小脑瓜,笑着解释:“上了秋,就忙啦。咱北方的天,又冷得早……”我就会拿起大蒲扇在姥姥身边轻轻地扇啊扇,看着姥姥将洁白的棉花捋成均匀的一朵朵,絮上厚厚的一层,仿佛要把满天的日光和对外孙的爱也一丝丝、一片片地铺进去。

多少年过去了,直到再也穿不上姥姥亲手做的棉衣,才感到其实她对我的爱也正像太阳对杨树的宠爱,没有一些保留,没有一丝偏心……

秋之思

记忆中的秋天总是好的,太阳失去了夏日的火辣,取而代之的是秋日的和暖。披了金辉的“太阳树”和黄澄澄的麦海映衬在一起,微风吹来,甚是美丽。

秋天是万物成熟的季节,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香气。秋忙过后,我捧着刚出锅的玉米,香香甜甜。看到我大口大口地嚼着,姥姥布满皱纹的脸上便会浮现出慈祥的笑容。

可是有一回,姥姥煮了一大锅玉米便匆匆下地干活去了,留我一人在家。傍晚,姥姥拖着疲惫的身子刚迈进家门便看见了满地狼藉的玉米棒。她气得哆嗦着嘴唇,一把扯过我,高高地扬起那布满老茧的手。我被吓哭了,可是落在我背上的巴掌却很轻很轻,耳边飘来的是嗔怒又慈爱的声音:“庄稼就是咱乡下人的命根儿,可不能……”多少年过去了,我始终不

曾忘怀的仍是那醇厚的玉米香和姥姥那句“庄稼是咱乡下人的命根儿……”

冬之情

冬天,天和地白成一片,有人偏爱这份白,这份素。而我却不然。我是在冬天离开姥姥的,始终不能割舍掉对姥姥的那片情……

我长大了,要到镇子外面上学去,因为有一个更广阔的天空、更多彩的世界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妈妈接我的那一天,我死命地拽着姥姥,不肯跟妈妈走,可后来终究没有拗到底,我哭喊着让姥姥和我一起走,可她却说离不开生活的这个镇子。

就在我离开镇子的第二个冬天,姥姥去世的噩耗传来。我再次回去,天空正无情地刮着风雪,姥姥穿着一身白衣服,白得刺眼,白得怕人。她静静地躺在那里。外面,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房子是白的,阳光也是苍白的。我燃起一炷香,香雾袅袅直上,泪光中又似乎看见了姥姥,虽然她已离我远去,可我相信,隔着厚厚的墓碑,姥姥的灵魂仍时时关注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