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春天700字

怀念春天

700字 初三 书信

我怀念着春天,在春的流逝中,一年一年,有几个春天,便有几度流年。我对春天有特别的感觉,在春风的吹拂下,我开始了流年之旅。

随着流年春水,又来到了一片春景中,大文豪杜甫,春雨绵绵中眺望远方,他的目光中富有一种智慧的光芒。在人生的挫折中,他不曾放弃,如今得到了平静,人生无憾啊!春雨的滋润着万物,静静地,在锦官城中,富有一种唯美的韵味。红花在雨中显得十分显眼,江面上的渔船,在朦胧的雨中,“闪”着别样的光。杜少陵眼观春雨,捋着胡子,吟道:“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赞美起春雨的痕迹。虽然《茅屋为秋风所破》,但依然觉得平淡才是幸福。

一年一年,唐朝已临结束,我在一片绿林间,一座孤楼前,在阁楼上,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孔,映入眼帘,闪亮的眸子里,可以看出,他的从前。唐朝后主李煜从前意气风发,风流潇洒,但入如今,春水流年洗去了他的朱颜,带走了他的富有,只剩下淡淡的忧愁。他只能哀婉的唱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池春水向东流。”凄凉委婉的歌声在我的耳畔回荡,我的心也多了一份惆怅。他依然怀念着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雕栏玉砌已不再,辉煌一旦去,便再也回不来。

在哀伤凄婉的心情中,我随着春水流年,再次流向未来,金国攻宋,又有多少家破人亡的凄惨事例。一位优雅美丽的女子,倚着栏杆,痴痴的望着,望着远方。“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易安居士,不再有曾今的锐气,那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已经被流水时光消磨完了。生活的磨难让她不得已放下了那份傲气。如何能再如从前一般与丈夫一同,幸福,快乐?“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的怎一个愁字了得”。在春季,她的惆怅,为春带来了一丝悲凉。

流年似水,我言流年似春水,有几个春天,便有几个流年。在春水流年的穿梭下,我领略了中国那几度流年中,各位文人骚客的感情,文采。人生中,春天过了几个,便有梦想几个。我愿在人生的流年春水,春季时光中,不为挫折所屈服,笑着迎接春季。

电影举起手来观后回顾

900字 六年级 书信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电影《举起手来》。这部电影犹如解暑的冰淇淋,让人身心为之清爽。这部电影是一部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题材的战争喜剧电影,情节很简单,故事的缘起是由保护国宝——

一尊金身菩萨开始的,一位中国农民(郭大叔)和一队鬼子兵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周旋战斗。最后敌人严重受挫,八路军和老百姓取得了圆满成功。

其中,令我特别敬佩的人还是要属郭大叔了。

郭大叔面对日寇的枪口机智勇敢,临危不惧,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他一边唱着陕北民歌,一边手持木棒与敌人进行较量。日寇被郭大叔的歌声所吸引,握在手里的武器,也放松了下来。原来,郭大叔的裤腰上系着一个炸弹想要炸死日寇们,可是,过了许久那炸弹却没有爆炸,最后,郭大叔被日寇捉了去,日寇们把郭大叔绑在树上,还用汽油泼在他身上,问他金佛的下落,但郭大叔却仍然昂着头,挺着胸,怒视着日寇。日寇的首领生气极了,命人把郭大叔放进窑洞里面用火烧,用烟熏,想活活烧死郭大叔。郭大叔站在里面大声嚎叫:“你们这些强盗,迟早会遭报应的!会遭报应的!……”最终,郭大叔被两个儿童团的小嘎子从地下通道救了出来。郭大叔逃出砖窑后,仍然坚持与日寇在村庄周旋,利用收缴日寇的手榴弹打击敌人,炸得敌人四分五裂。郭大叔这种英勇顽强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影片中还有两个逗人喜爱的六、七岁的娃娃兵,他们虽然年幼,但是,也参加到了抗日救国的战斗中。他们钻在树杈上观察日寇的一举一动,他们将日寇酒瓶子里的烧酒偷偷地换成汽油,当日寇把汽油当酒喝时,躲在树林中的小嘎子用弹弓做火种,射到了日寇的口中,火焰燃烧,烧得敌人满地打滚。看到这儿,我不禁大笑起来,笑日寇的狼狈,笑小嘎子们的聪明才智。

另外,那位贯穿全片的线索人物——那位弱不禁风的女大学生也成长为一位为保护重要情报而奋不顾身,能端起机枪横扫敌人的坚强战士;两位白发苍苍的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年老志不移,也参加到抗战一线的队伍中,当她们看到日寇路经自家门前时,就端起装满玉米粒的簸箕,朝日寇经过的路上洒去……

这部影片在中国军民保护国宝的情节发展中加上大胆的夸张,在阴错阳差中使日本鬼子丑态百出,让所有观看此片的中国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恶气。影片虽然很搞笑,却反映了当时中华儿女全面抗战的英勇壮举,当时日寇被打的狼狈相被宣泄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