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

骆驼祥子读后感

600字 初一 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对我感悟很大的书——《骆驼祥子》在北平,有一个拉洋车的,他叫祥子。

因为从小家里就穷,所以只能靠拉车来赚点钱。他已经二十多岁了,身体很强壮,他的头不大,圆圆的眼睛,两条眉毛又短又粗。光光的头永远都显得那么亮!

祥子是乡下人,天生就不愿意多说话,更不愿意学着城里人贫嘴恶舌。他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再苦再累,也没有一句怨言。他拉了整整三年的车,凑足了一百块钱。现在,他有思想了,他想买一辆自己的车。他十分爱惜自己的车,从此以后,他便跑得更快了,脸上红得像一个大苹果。可是好景不长,悲剧发生了:有一天,祥子拉车把车拉到了西直门,那里没有一丝人烟,祥子的心一下子凉了好多。突然,祥子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抓去。祥子被关到了监狱里,那些兵夺走了祥子身上所有的东西,祥子趁这会儿工夫溜了出去。他四处寻找着自己心爱的车,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绝望地走在路上,我不由地为祥子的命运所感叹。祥子一开始是那样老实善良,勤劳,可是在后来生活中的一连串的打击下,他变了,变得不求上进,对这个世界也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他变得狡猾,甚至可以说是无耻。为了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社会环境下,祥子在接受了几番打击后终于明白:即使肯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

现在的生活条件优越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一开始奋发向上要强的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不能学习他后来的那种沮丧。

践行“中国梦”

9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梦想,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路标,它指引着我们如何前进。同时,一个国家也应该具有梦想。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改变代表着梦想的进度。 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出生在五十年代,那时候的他们经常挨冻,因为衣服很不保暖,导致他们放火取暖已是正常事;那时候他们吃的是高粱、玉米面、还有窝窝头;他们住的是土屋,在当时,能住上平房的已经算是很好地家庭了,如果下起瓢泼大雨,房子里可就遭殃了,常常是外边下小雨,里面下大雨;那时候的交通工具普遍是驴车、牛车或马车,有的人家通常是步行。姥姥回忆起有一次她和太姥姥带着她的弟弟去城里看病,夜以继日的赶了两天,姥姥不幸的弟弟还是在路上······姥姥一提起就惋惜说,如果当时有现在的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如此方便的交通工具,那么她也不会失去一个弟弟。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们都没上过学,他们说,那时候学校都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人家城里的孩子能天天背着书去那里上课,不要干活。 到了爸爸妈妈这一代,条件可是好很多。他们的衣服至少能保证了他们的温度,虽然上面都是补丁;吃上了白面、大米,只有条件不好的家庭才会吃玉米面;妈妈告诉我,那时她们家已经盖上了平房,但是,因为那时的盖房技术不足,所以房子的质量很差,每当下雨时还是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妈妈小时候已经有了平车、自行车。我的妈妈上学上到了初中、爸爸上到了高二。但都因为家庭原因而不上了。在那时,能上到初中已是很不错的了。一般一家只能供养起一个孩子上学。 现在呢,我们的衣服各种各样,还保证了冬暖夏凉;吃的更是种类繁多、各种食物数不胜数;而住的条件呢?我想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已成了笑话;小汽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也已普及,如果我们能看到那传说中的马车驴车肯定会好好参观一番;现在,孩子到六岁上学、履行九年义务教育已成了法律规定,怎么可能再出现那种孩子不上学去干活的事情。 从五十年代到如今二十世纪,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都充分的体现了中国的发展迅速,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富饶、美好。所谓中国梦,不就是我们人们的生活的更加幸福吗?不就是使我们国家立足于世界吗?虽然相较于别的国家我们还有差距,但我们应该相信,经过不断地向梦想迈步,我们会变得更加富强。把结果留给时间。 中国梦、我们大家的梦。需要我们一齐努力。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践行“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