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过年更热闹1200字以上

乡下过年更热闹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春节前外婆打来电话说特别想念我们,于是爸爸妈妈就决定今年春节去外婆家跟外婆一起过年。我听了特别的高兴,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乡下过年比城里更热闹。

这也是我第二次在外婆家过年了,出发前的一天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带上了羽毛球、跳绳、篮球和我爱看的课外书。晚上我睡在床上翻来覆去兴奋的怎么也睡不着。

早上天还没有亮,我就迫不及待地爬起床,叫醒爸爸妈妈,准备开车去外婆家。

车子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着,透过车窗只见公路边的房子和树木都像野兽一样咆哮着向后飞奔,特别是高速公路中间的隔离绿化带上的树木和五颜六色的花朵看上去就像一条长长、连绵不断的巨龙向身后飞奔。可我没心思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象,脑海里总是浮现着几年前在外婆家过年时玩耍的情景,那时我还小,还在幼儿园读中班,我像骑马一样骑在外公的肩膀上。居高临下看着比我大四岁的表哥在和几个邻居的小朋友放鞭炮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我嚷着要下来和表哥一起玩。

这时只见舅舅和表哥抬出来一个四五米高、一米多宽的火箭炮,我和表哥坐在里面,我一按开关点燃了火箭炮,瞬间火箭炮直冲云霄。在天上,我看见了一朵朵洁白洁白的云,还看见许多小鸟在云层的周围自由自在的飞翔,我高兴地打开火箭炮的门想跟它们一起玩……“汉平,醒醒,醒醒,起来,起来,我们快到外婆家了。”妈妈把我从梦中叫醒,我揉了揉眼睛,“啊!原来这是在发梦呀。”

车子在狭窄、弯弯曲曲的乡间水泥路上缓缓慢慢地向前行驶着,我趴在车窗上探出头,老远就看见外婆家门前站着一大堆人,有外婆、舅舅、舅妈、表哥……在门口迎接我们,舅舅旁边还竖着一条长长的竹竿,上面挂着一大串长长的鞭炮来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下了车,只见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地迎了上来一手拉着我的手,一手摸着我的头说:“长高了,长高了。”

我在几个表哥表姐的簇拥下进了屋里,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只见大理石茶几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有:花生、瓜子、糖果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果,还有外婆亲手做的炸酥角、笑口枣、花生糖……特别是那炸酥角里面的陷是白糖、花生和芝麻吃起来外酥里香,我顺手拿了一个炸酥角正要往口里塞,只见表哥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了过来。

没多久表哥就拉我进了里屋的房间,在房间里我看见了各式各样、许许多多的烟花有:冲天炮、鱼雷、火箭炮、蝴蝶炮、轰天雷、黑蜘蛛……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烟花,足足摆满了房间的一个角落。

晚饭的菜更是丰富多彩,有妈妈喜欢吃的辣椒炒腊肉、剁椒蒸鱼头、还有扣肉和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菜,外婆还特意帮我做了我最爱吃的排骨炖萝卜和爸爸喜欢吃的白切鸡,把一米多宽的大圆台放得满满的,我一数足足有十二个菜,外婆笑着说这是月月红的意思:意思是说爸爸妈妈做生意月月红红火火,说话间外婆把一个大大的鸡腿夹到我碗里。吃饭时大人喝酒庆祝,我和表哥表姐就喝可乐互相庆祝,这餐年夜饭在欢声笑语中足足吃了两个多小时。

晚饭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把烟花搬到了家门前的空地上,准备和表哥一起放烟花,庆祝新年的到来。家门前的空地上陆陆续续地来了几十个邻居家的小朋友和大人,准备观看放烟花的精彩情景。我先和表哥把一个四十多厘米宽、五十多厘米高的冲天雷烟花搬到了屋前的空地上,只见表哥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引线,大家都沉住了气,忽然,烟花直冲云霄,并在空中爆发出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火光,把黑夜照得跟白天一样,顿时,在场的人沸腾起来喊声、笑声响成一片。不一会儿村里的其它地方也纷纷燃放起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在空中爆发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笑声、喜庆的音乐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把节日喜庆的气氛推到了高潮。我把一个鱼雷点燃后,快速地把它扔进了水里,不一会儿它的威力炸得水花四溅,可好玩了。表哥点燃了一个轰天雷,用力一丢,它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把我吓了一大跳。烟花燃放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我们就进了屋里,大家一边啃着瓜子说说笑笑一边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到了夜里十二点,按当地的风俗是给大家互相祝福、拜年的时间,小孩给大人拜年都会得到一个红包,我一连拿了十多个红包,我一数足足有两千多元。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和表哥一起打篮球、打羽毛球、跳绳,玩得不亦乐乎,还一起互相学习和玩游戏,又和爸爸妈妈游览了株洲的炎帝广场,还游览了毛泽东的故居韶山。这个年过得真快乐呀!

广东珠海香洲区香洲区第一小学六年级:魏汉平

乡之思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时光荏苒,转眼我在小城工作、生活已快二十年了。在乡下左邻右舍的眼里,我成了城里的“干事的”,可在我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家永远都在生我养我的乡下,它如飞不走的候鸟,每晚都在我的心头歇息。

能走出乡村,是祖祖辈辈父老乡亲的夙愿。尽管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无奈。我在外面的日子有时也很苦很累,有时累得恨不得立刻回到乡下去,永远不再返回城里。

城市意味着富裕、文明、秩序和进步,这里高楼林立道路纵横,酒店舞厅灯红酒绿,漂亮房子一座座、生活垃圾一堆堆。这里天天有眼泪,夜夜有欢歌。听惯了市井街头那些鸡毛蒜皮的争吵,看惯了来去匆匆疲惫的脸茫然的眼,挤进城市的我十分怀念乡下的那些故事。

乡下的故事,就像新翻的泥土一样清新。对我而言,那个地方才是我真正意义的家。四十余年的耳濡目染,淳朴的民风让我无法忘却那里的一草一木。怀念露天电影、树荫纳凉和围炉夜话;怀念土墙、老屋,石磨、古井;怀念雄鸡的歌唱、蛐蛐的叫声和夏蝉的长鸣;怀念躺在软绵绵的麦秸垛上看星星、在荒草萋萋的柿子树下拣软柿子;怀念飞花流莺的自然景致、扭动着细细的软腰在天空轻舒广袖的炊烟;怀念新鲜的果品菜蔬、四季的风声雨声;怀念泥土和青草混合在一起散发出让人沉醉的芬芳;怀念牛耕人犁、春种满目玉秋收遍地金的那片黄土地……乡村是我人生的大本营,也是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衣食父母。我相信与我有类似境遇的人,一定也有同样的感受:在城里工作、生活甚至繁衍后代,但心中却老觉得家在乡下。在城市生活,栖居的巢穴只是我们暂时的港湾、临时的栖息地,一如迁徙的候鸟中途歇息。我们都是乡下那个老家放飞的风筝,无论走多远、飞多高,总有一根线在牵着,因为真正的家还是在乡下。

家在乡下,是因为曾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从拾麦穗开始,到割麦、打场、拉粪、犁地、耕作……干过的农活实在不少。当时觉得很累很乏,在长期熬人的脑力劳作之后,回想当年的种种农事经历,回想起自己的农耕生涯,回想起和自然亲密相伴的往昔,反而生出了不少怀恋。特别是在城市里奔波得精疲力尽,让各种被动应付逼得烦躁不堪,还有数不清的信息搅扰得身心交瘁的时候,就巴不得回到乡下,干一段农活,才觉得惬意。

家在乡下,乡下的亲人就成了小城与乡村之间最好的纽带。对每一个来自乡下的孩子来说,美丽淳朴的乡村是他一生的福祉,也是苦短生涯最初的受难地。但对我而言,早已习惯在春天离开乡下老家,而在夏秋做短暂的回报,去享受那里的阳光、雨露和洁净空气的滋润,去帮助年迈的双亲收获地里的硕果,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乡村生活留给我的一个习惯就是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过年阖家团圆更是一年中最大的事。

家在乡下,永远都会生出一份牵挂。我时常惦念着操劳一生、仍在田间劳作的双亲以及被周围新房包围着的老屋,还有那一缕牵动着我的心,我的梦,淡淡的,长长的,如老酒般的乡愁:父老乡亲在田野里一如既往地点燃希望的火种。和煦的风似纯朴的手指不时地梳理着我的思绪,老屋、场院、古树眺望着远归的游子……或许多年以后,当我这个游子回到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时,我也会体味到古人“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那份苦涩。是的,命中注定,我一生无论在外面漂泊多久,都不会走出故乡的那片天空。

家在乡下,因为那里有我的根啊。双休日、节假日,我都要回到乡下,美丽的乡村对我十分熟悉,久违的气息使我眼潮心热,乡下的一切都使我感到亲切。容貌变了,但不变的是一颗颗滚热的心和埋在心底的纯情,萦绕耳畔的呼唤令我九曲回肠,殷殷的亲情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是呀,家在乡下,乡村才是我真正的家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