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750字

秋雨夜

750字 初三

成都的八月,秋雨来的是那么突然,伴着飒飒的秋风,袭卷过那个草堂。

草堂的主人,他在干什么?他也许正在构思吧。一阵风,打断了他的思绪。风自朔方刮来,势如猛虎出柙,状似旌旗无数,可卷起百万貔貅,横扫而来。刹那间,草堂顶端茅草尽被刮去,那狂风才心满意足,挟着稻草呼啸而过。主人叫苦不迭,撑起拐杖,出门望那稻草,但见:大把大把的稻草被吹过了江边,稀稀落落的分布着。些许稻草挂在那片片林海的浪头上,又有零星的稻草在空中飘飘荡荡,随后落入白浪翻滚的激流之中。更多的,则早已不见踪迹。

诗人只想收回稻草,重修屋顶。奈何南村群童,见他年老体衰,竟忍心当着诗人之面,搬走吹落的稻草。诗人焦争地呼喊着,劝说着,竟无一人停下,亦无一人回头。诗人长叹一声,泪如雨下,又独自拄着拐杖回到家中。

顷刻之间,大雨如注,天空中布满阴云,阴云里隐隐透着愁苦悲愤之气。没了屋顶,草堂内自是雨水连绵,无一处不是被水浸过的,无一处不是冰冷的。天空黯然无光,暴雨久下不止,堂内阴风怒号,堂内满目创夷,诗人和他的亲属们在堂内睡着——不,不如说是受难。天降大雨,布衾似铁,蛟龙扬威,共工怒吼。等到黎明简直是一种奢望!自安史之乱以来,尚未受此折磨。一代诗圣,竟落魄得个如此境况!我们的诗人,站在屋门,向外看去。他看到了什么?

但见:云开见日,金光万道,紫气东来,祥云环绕,瑞气升腾,琼楼万座之中矗立着广厦,松鹤立于前,龙凤飞于后,广厦之中隐隐有千万寒士,饮的是琼浆玉液,讼的是阳春白雪,朔方黑气不能侵此楼,南离之气亦不能动其居,风云雷电皆避之而行,进可为李唐凌云阁,退可变岳麓山书院。这才是天下寒士所居之所!杜甫长叹一声,何时才能有这样的屋子!即使全天下只有他死于贫寒,他也愿意接受。于是,诗圣开纸磨墨,下笔惊鬼神,成此大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阅读使我安静

800字 初一

在我所看的书籍中,我最喜欢的要数林清玄林老师的《人间最美是清欢》。

或许您会问,“清欢”是什么?林清玄老师是这样说的:“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

读他的书,可以让我安静。这种安静是内心深处真正的安静。他的散文不像JK罗琳的《福尔摩斯》那样惊心动魄,林清玄老师是一个佛教中人,所以他在生活中总是平平淡淡的度过。甚至当2019年1月24日,林清玄老师去世时,他的葬礼也很安静。

当你看出路边的石子中有比钻石更诱人的地方,那你就做到“清欢”了。林清玄喜欢乡下,因为乡下不像城市那样吵闹。在乡下有许多竹林,竹林里面多少会有一个亭子,你坐在石凳上,沏一壶茶,一个人静静地喝,再想想那些不引人目的小事,这就是“清欢”了。

“寂寞秋霜树,绿江各几枝。东来寒气至,天涯飘雪时”这是林清玄老师自己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林清玄老师对妈妈的想念。每当林清玄老师工作累了,他便会去泡温泉,有一个阳阴山的白温泉,是林清玄老师最常去的地方,每次的温泉,他很安静的在温泉池中默默地想着妈妈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天寒露重,望君保重”。这句话常常在妈妈给林清玄写信时用到,因为林清玄的缘故,家里人也都信佛。不在紧急情况下不会用手机来传话,都是用最古老的。最安静的书信来传递彼此对彼此的爱和关心。

“岁月静好,随遇而安”这是对林清玄老师最好的介绍。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会看一些林清玄老师的书,比如《情深,万象皆深》、《心美,一切皆美》、《境明,十里皆明》等等。这些书都可以让我静下来。

“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我想这第一流人物指的应该是林清玄老师,因为他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有味的人物。在尘世间也能达到清欢的滋味的人物。

阅读,让我变得像林清玄一样的——安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