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秋天的怀念》有感900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9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在那么多面写母爱的文章中,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最让我深受感动。

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母亲想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想他像菊花一样坚强,可惜她来不及看见他儿子重拾生活的自信,就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临终前,这位伟大的母亲还惦念着他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轻轻地合上这篇文章,我的双眼已经眼泪模糊了。是啊!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给人以力量和震撼的!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电视报道了多少感人的场面,而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堆废墟中,一位母亲双手撑地,双腿跪在地上,那变了形的身躯极力保护着一个熟睡的,几个月大的婴儿!母亲用自己柔软的身躯支撑着一块比自己更大更重的石头,就为了留给孩子生命!当救援人员救出了婴儿后,翻开裹着婴儿的被子,发现一部手机,手机一打开就显示着一条短信:孩子,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是永远爱你的!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多么不简单的母爱啊!是呀,母爱就是力量!

这让我联想到了我自己的母亲。母亲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从小她就锻炼我一个人睡、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无论多累都要把琴练完……为此,我还和妈妈放生过争执,我不理解她,我总觉得我少了同龄人的快乐和自由,可是,后来我才知道妈妈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还记得两年前的暑假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妹妹和表妹去游泳。过了一个小时,妈妈就站在池边朝着几米外的我们喊道:“回家吃饭啦!”我们应了一声,依依不舍地上了岸。过了一会儿,表妹和妹妹不知闹了什么矛盾,我便上前阻止,谁知一不留神,踩到表妹的浴巾,跌倒在地,膝盖也刮破了皮。妈妈看见了,一句话也没说,直接从我身边走过。我感到十分委屈,便坐在那里嚎啕大哭。外婆看见了,想过来扶我,却被妈妈拦住了。我抽泣着双手撑地,忍着疼痛,慢慢地站起来。当我吃完饭冲完凉躺在床上时,隐约听见妈妈与外婆的对话:“妈,芷晴长大了,什么事情都让她自己解决。就像今天,她摔跤了,我是很心疼,可我不能宠坏她,我得让她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让她明白,有些苦必须自己尝;有些路必须自己走……”听着听着,眼泪无声地掉了下来。我终于明白了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她在用另一种方式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从来就只是付出,却从不求回报。山固然高,也比不上母爱高;海固然深,也比不上母女情深。史铁生用整个秋天来怀念母亲,我将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热爱我的母亲!

六年级:晴儿410

谁言少年不知愁滋味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一、

岁月流金,似风与我们擦肩而过。摇椅独坐,亭台轩榭中的小楼,记忆如昨。侧耳倾听,窗外是谁在低语。曾几何时,年少的我总扬起稚嫩的脸庞,懵懂地仰望这片天空。而现在,眉宇间却增添了几丝忧愁,偶有阴霾常侵袭着我。执起书笔,字里行间的流露,却漫延成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慨。就让岁月,记录下所有梦幻的回忆吧。回忆里,有你,有我。 

少年的时候,每每因小事而成愁,无谓的忧愁,也只因了那懵懂的年纪而生。而今历经世间理短,走过了更多的寒来暑往,着实尝到了愁滋味时,很多时候还真是难言这心中的愁与人听了。觉得这样的心绪还是留于自己心中较为适宜,不必别人同来体味的。 

很多的事,很多的情,历经风雨伴人一路走来,好的,快乐的,不会太多沉淀于人心底。倒是了那许多痛的,无奈的,难于诉人听的,竟成了这心中难以释怀的新愁。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春来了,冬几乎已消尽的了无影踪。想起了少年时这样的天儿里,三五成群的我和她们,那白杨树林里,那溪水边,那强说愁闲论事后的叹息,竟美好成了自己心中的一道永恒风景。如今想来还哪里有了丁点儿的愁滋味,那该是多美好的一种年少时光呀。 

倒是想起了父母曾经的叹息,诸如我们这些孩子的成长,诸如我们不乖巧时他们的无奈,诸如平常日子里的那些柴米油盐琐事……走过了这多一点的春秋冬夏,才知道了啥是真正的愁滋味,才觉得年少时的强言愁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局限在了人生的那个独有的季节。 

时常听人说活着不容易,时常经历着人生路上的坦途与坎坷,时常有情难言与人,时常欲诉无人能懂,时常不可倾己情与旁人听,也终于明了这就是了世间人的真正生活。风雨飘摇的尘世路上,作难的事情一件一件,与其相遇的也不会是一人两人,其中有我,我自知。曾觉得老天总是这般刻薄的待见于我,而后看得多了,听得久了,才知道,哪里是那么一回子事呢,作难于这世间的人多了是,又何止我一人!不该埋怨太多,这样的埋怨到不如了锲而不舍的去好好生活,怨天尤人的年纪早就不属于了我这样的年龄,觉得那该是青春里的事情,这样的情感更合适于葬在那个美丽的人生季节。 

到了这样的人生季节,该有的不是终日里去闲着体味这愁滋味,更要心中明了,说了愁,与不说其实效果就差不了多少。你愁于你心,我愁我自知,说与别人,无外乎另添他愁。何况我们喜欢与之说愁的人,往往会是了我们所至亲的人。忽然觉得这样的愁还是不说为好,留于己心,痛己别痛人!也要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相信它终不会贯穿了我们的整个人生! 

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愁语还休。告别了强说愁的年代以很久,而今我的身边又有了爱说愁的女儿,而我呢,也已不再喜欢言愁,就把它放置于心中最隐秘的地方,慢慢一个人品尝最好,毕竟人生都是这般,毕竟愁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滋味,终是该人尝的。 

二、

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愁语还休 

觉得人活着很不容易,少年的时候强说愁,偶尔的叹息多源于青春里的寂寞心情。到了现在这样的年龄,看身边的孩子已在不经意间长成少年,忽而明了了,愁与愁是由分界的,彼时的愁与此时的愁,字音相同,字形不变,唯变了的只是那识愁滋味。一个人静在那里,想起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呵呵,描述的竟是这般的恰到好处。

少年的时候,每每因小事而成愁,无谓的忧愁,也只因了那懵懂的年纪而生。而今历经世间理短,走过了更多的寒来暑往,着实尝到了愁滋味时,很多时候还真是难言这心中的愁与人听了。觉得这样的心绪还是留于自己心中较为适宜,不必别人同来体味的。

很多的事,很多的情,历经风雨伴人一路走来,好的,快乐的,不会太多沉淀于人心底。倒是了那许多痛的,无奈的,难于诉人听的,竟成了这心中难以释怀的新愁。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春来了,冬几乎已消尽的了无影踪。想起了少年时这样的天儿里,三五成群的我和她们,那白杨树林里,那溪水边,那强说愁闲论事后的叹息,竟美好成了自己心中的一道永恒风景。如今想来还哪里有了丁点儿的愁滋味,那该是多美好的一种年少时光呀。

倒是想起了父母曾经的叹息,诸如我们这些孩子的成长,诸如我们不乖巧时他们的无奈,诸如平常日子里的那些柴米油盐琐事……走过了这多一点的春秋冬夏,才知道了啥是真正的愁滋味,才觉得年少时的强言愁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局限在了人生的那个独有的季节。

时常听人说活着不容易,时常经历着人生路上的坦途与坎坷,时常有情难言与人,时常欲诉无人能懂,时常不可倾己情与旁人听,也终于明了这就是了世间人的真正生活。风雨飘摇的尘世路上,作难的事情一件一件,与其相遇的也不会是一人两人,其中有我,我自知。曾觉得老天总是这般刻薄的待见于我,而后看得多了,听得久了,才知道,哪里是那么一回子事呢,作难于这世间的人多了是,又何止我一人!不该埋怨太多,这样的埋怨到不如了锲而不舍的去好好生活,怨天尤人的年纪早就不属于了我这样的年龄,觉得那该是青春里的事情,这样的情感更合适于葬在那个美丽的人生季节。

到了这样的人生季节,该有的不是终日里去闲着体味这愁滋味,更要心中明了,说了愁,与不说其实效果就差不了多少。你愁于你心,我愁我自知,说与别人,无外乎另添他愁。何况我们喜欢与之说愁的人,往往会是了我们所至亲的人。忽然觉得这样的愁还是不说为好,留于己心,痛己别痛人!也要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相信它终不会贯穿了我们的整个人生!

呵呵,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愁语还休。告别了强说愁的年代以很久,而今我的身边又有了爱说愁的女儿,而我呢,也已不再喜欢言愁,就把它放置于心中最隐秘的地方,慢慢一个人品尝最好,毕竟人生都是这般,毕竟愁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滋味,终是该人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