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感惜700字

老屋、感惜

700字 初三 记叙文

老屋,一扇破窗,风吹落叶,扣得破窗沙沙作响。

我不作声,只是时常站在窗前仰望蒙蒙的长天,模模糊糊的群山。我疑惑那无尽的山脉会不会让我成为一个牺牲品,生命的价值等同于山间的一朵鲜花。我不能说乡村里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好,那是一种境界,一种旷达,一种人类本色的延续。否则,乡民怎会拥有亘古不变的微笑,我爱的生活方式,却是纯朴的苦难。

我轻轻的向窗户上哈了一口气,上边顿时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滴,于是天更加朦胧山更加遥远。我最后一次关上故乡的窗—泪水,又有谁能说清这夹杂感情的液体?比如梵高向自己开一枪时心中涌动的快乐、苦难…这一切都无从知晓。

一下、两下、吱的一声,窗槛上的灰尘翠翠的往下掉。

瞬间,一道耀眼的光穿过小窗,击得我全身一颤。我惊讶于它的浩渺,它的神奇,它的美丽与高贵。只有故乡所予的心平气和、大自然清新的气息才能让人感受到,而一切都将结束,结束我生命的本源。故乡的一草一木无不让我魂牵梦萦,我是如此珍惜故土馈赠的灵气。离开,是暂时的。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迷失在灯红酒绿中,他们在纷忙的生活中突然发现与自然的距离,于是“回归自然”成为一种热潮。我的故乡也因此迎来了一大批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乏的城里人。其实城里人正享受着人类文明最大的馈赠,并早已习惯了这一切,扪心自问一下,能不能容忍在大山的寂寞和凄凉,会不会与大自然如恋人般心心相惜?

用城市的文明点燃山乡智慧的火种,用山乡的清丽冲淡社会的世俗,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多么希望回去打开故乡尘封的窗,还有与我一样曾经在山乡汲取灵气的人,但我需要更多城市的气氛促使我进步,清楚故乡原始的蒙昧,在清新中再添年轻的色彩!

故乡留给我眷恋的同时,更多的是坚定着理想。也许改造对我来说渺茫的不能成立,可在心底永存这一愿望。

故乡水坦荡地倾泻,洗刷着所有的污秽,为人类保留着一片净土。我喜欢干净,永远那么透明。

老屋的回忆

900字 初三 散文

老屋的青石板路,在夏季的雨后总是湿润的,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闪着粼粼的水光,映在树藤交错的阴影里。

青石的边缘,便是姥姥生前种下的那片牵牛花和其他的花草。牵牛花骄傲地立在花丛中,浅紫色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在夏夜微凉的风中轻轻地摇摆,似那娇羞的少女,芊芊玉手提着梦幻般的礼服,和着风的脚步翩翩起舞。

我游走在花丛边,丛中隐隐有几只嬉戏的蝴蝶,夺目的色彩在丛中闪闪烁烁,我轻抚着其中的一朵花,花尖的微凉让我几近失神。记忆突然像打上了马赛克,斑斓的色块在脑海中不停旋,视线也渐渐模糊……

恍然间,我又看见了姥姥慈祥的面庞,她有些费力地端起喷壶,蹒跚着走到她所钟爱的花花草草边,仔细地淋上一遍水,调皮的水珠在花瓣叶尖上跳起了舞,然后看见她满足的笑容。

我的童年,总是伴着青石板,陪着牵牛花,还有那始终带着温和笑意的和蔼老人。一个个与我脑海萦绕不去的夏天中,那片花总开得那么灿烂……

夏初的第一场雨刚过,姥姥清理着院中的积水,我则蹲在牵牛花钱细细地数着一个个娇憨的小花苞。喝饱了雨水,深紫的花苞闪烁着水光,鲜嫩欲滴,翠绿的花萼托着小小的花苞,说不出的可爱。正看得入神的我被姥姥瘦而温暖的手扯起,微风袭来,姥姥和蔼的笑容,飞扬的裤脚与身后或浓或淡的藤蔓构成一幅绝美的写意。我微微失神,好想留在那一刻,哪怕只有一小会儿。

记忆随着时光游荡着前行,沿途总会被那一片紫色的梦幻填满,直到停留在最后一个夏天。

与每个夏夜一样,我和姥姥搬着凳子到小院乘凉,数星星,看花。那片牵牛花在与风的和鸣中渐渐地仰起了头,自信地吞吐着芬芳的香气,淡淡的花香在院中与空气暧昧地纠缠,酝酿。我像发现新大陆般向姥姥大叫,小院的安静被我的喧闹打破,姥姥只是摸了摸我的头,有些无力,然后兴奋中的我并没有注意到。

夏末秋初,以往仍傲然挺立的牵牛花早早的破败,摇曳,凋谢,似是通晓人意似的。

姥姥在那个宁静的夏末安详地闭上了眼,嘴角仍奇异地留着一丝微笑。我含着泪在枕边放上了一束她生前钟爱的牵牛花。虽然被淋上了水,但那束花似被屋内伤感的气氛所感染,仍是一副颓态。原来,花也会怀人。

现在的我,仍站在老屋的小院里,身旁还是那片美丽的牵牛花。只是,物依旧,景依旧,人已去。我对姥姥的思念,只能寄存在对老屋的回忆中,伴随着那片牵牛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700字